8月27日,兴宁市宁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紧扣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以“学技能·强实力·促发展”为核心,精心打造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财经课堂火热开课。本次课程专为镇级三资管理业务人员、各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负责人及有意参与产权交易的农户量身定制,40余名学员齐聚一堂,用一上午时间系统掌握了农村产权交易的“政策要点”与“实操干货”。
课堂上,农业农村局特邀的产权交易专家熊老师摒弃枯燥法条堆砌,以“宁中镇本土案例”为切入点,将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针对学员最关心的“产权如何交易”,他聚焦镇内常见的“农户承包地经营权、集体林地使用权、闲置农房租赁权”三类标的,结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通过“能不能转、转需走什么流程、合同要写清哪些条款”三个核心问题,拆解出清晰易懂的交易框架;谈及“怎么交易不吃亏”,熊老师更是直接登录梅州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现场演示查询周边村土地流转成交价、在线提交交易申请的操作步骤,还特别提醒:“务必看清土地性质,基本农田严禁用于非农建设。”
“我们村有片老果园想流转,之前总怕合同签不好引发纠纷,一直没敢推进。”丝光村村干部王先生主动举手提问。熊老师当即以“果园流转”为实例,逐句解读合同中“流转期限、租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还现场提供了镇法律顾问的联系方式,贴心叮嘱:“签合同前拿不准的话,就去咨询律师,把风险提前堵住。”
待业青年小周则更关注“产权交易能带来哪些发展机会”,他问道:“我想回老家搞特色种植,能不能通过平台租块地?”熊老师立刻为他指引方向:“平台上不仅能查看各村发布的交易信息,还能查询农业补贴政策,比自己四处奔波省心多了。”
一上午的课程中,“案例讲解+现场演示+即时答疑”的模式让学员们听得专注、问得踊跃。“农村产权既是农户的‘钱袋子’,也是乡村发展的‘活资源’。”宁中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驿站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核心需求,推出更多“接地气、能实用”的财经课堂,帮助大家读懂政策、学会技能,真正让农村产权“活”起来,让农户腰包“鼓”起来。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陈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