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窗帘出海闯出新天地(看见·活力河南)

   日期:2025-08-28 07:30:40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本报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刘淑改

“俺村的窗帘这次出国了!”8月27日,宝丰县赵庄镇白店村党支部书记张占彪高兴地对记者说。另一边,白店村的汇源窗帘厂一派繁忙,厂长张明明介绍,几天前,2000余套窗帘装上货车,将通过远洋货轮销往西非。

宝丰县是“中国魔术之乡”,赵庄镇人走南闯北表演魔术,同时销售各种商品,逐渐培育出了“面包车经济”——拥有1万多辆面包车的商品销售大军。

张明明是全镇第一个用面包车卖窗帘的人。2015年张明明返乡创业,建起赵庄镇首家窗帘加工企业,并带动了该村窗帘的生产销售。全村曾有300多辆面包车用于销售窗帘。

从开着面包车售卖自产窗帘,到如今产品出海,变化原因何在?

变化源于积极弥补产业短板。

面包车经济是赵庄镇、白店村的名片,但也折射出产业的短板。白店村的窗帘企业多属家庭作坊式,面包车也因此成为最适宜的销售运输工具。由于中高端产品市场一直是空白,加之近年来家装产品消费升级趋势加快,低端市场竞争加剧,白店村窗帘产业受到强烈的冲击。

赵庄镇积极推动窗帘产业转型升级。张明明也深知转变迫在眉睫,多次南下浙江取经,升级工艺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提升窗帘品质。

变化也源于紧抓产业转移机遇。

在汇源窗帘厂与绍兴摩格纺织品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窗帘工厂内,裁布机、电动缝纫机和熨烫定型机等自动化设备,均来自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与沿海相比,这里综合成本降低一半,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投资合作水到渠成。”摩格公司负责人阮垒金说。

近年来,窗帘产业正从沿海向内地转移,赵庄镇抓住机遇,积极对接招引窗帘企业,促成合资企业落地。

合作带来的不仅是设备、技术,还有销售网络、经营理念,推动赵庄窗帘产业能级提升。

变化还源于乡土企业外向发展。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张明明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积极对接外贸企业,实现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如今,汇源窗帘厂的销售持续增长,来自泰国、越南等国家的订单也络绎不绝。

在赵庄镇岔河寺村的宝丰县窗帘加工产业园内,张明明、阮垒金合资企业的新工厂正在安装调试设备。

赵庄镇党委书记兰华介绍,该产业园将助力赵庄镇窗帘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阮垒金的车挂着绍兴的“浙D”车牌,在随处可见的本地“豫D”车牌中十分显眼。乡村路上,豫D、浙D同行,小车牌折射出大变迁。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