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蔡文瑶
摆地摊不只可以做生意,还能招人才;逛夜市不仅能买东西,也可以找工作。今晚平顶山,越夜越精彩!
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回声广场上,“草坪音乐会+夜市招聘”释放新活力
这是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响应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夜经济号召推出的创新举措。夜市为招聘提供平台,招聘为夜市带来人流。闲暇之余选选岗,应聘之余逛一逛。夜市招聘激发出促进就业与提振消费之间的化学反应,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双赢。
谋划 巧借夜市“烟火气”
今年以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将做大做强做优夜经济作为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抓手,要求不断完善服务政策、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着力提升城市独特魅力和消费能级。
展板前,求职者热情高涨
要心怀大局,更要躬身入局。如何精准有效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实现促进就业、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足职能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将做优公共就业服务与加快发展夜间经济相融合,借助知名夜市圈、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人流量大、氛围轻松等特点,组织举办“点亮夜经济 就业在身边”平顶山市2025年夜市招聘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就业服务提档升级,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确保就业稳定,既需要增加岗位供给,也需要创新招聘形式。就这两点而言,招聘夜市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侯树辉说。
一是精准链接。结合该市“7群12链”产业体系、夜间经济关联产业发展实际,提前摸排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需求,指导企业开发弹性用工、就业见习、零工兼职等岗位,推动就业链与消费链、产业链深度耦合。
二是场景再造。避开高温炎热天气,打破“固定场所+日间时段”传统招聘模式,将招聘会搬进霓虹夜市、商圈休闲等生活场景中,让居民下班后、休闲时即可参与,以烟火气聚人气,实现就业服务“接地气”。
从坐等求职者上门到主动融入生活场景,从“大而全”的综合招聘到“小而美”的精准招聘,这种创新不仅是简单的形式之变,更折射出深层的理念之变。
“借助我市大力发展夜经济这个契机,我们构建更加平等直接的就业平台、更加触手可及的就业服务、更加轻松愉悦的就业氛围,重塑求职招聘体验,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更精准、更高效。”侯树辉说。
落实 求职招聘“接地气”
8月1日晚,华灯初上,万达广场上85家企业火热“出摊”,携近1200个就业岗位,在习习晚风中与人才相遇。
夜市招聘现场人头攒动
8月16日晚,在人潮涌动的中骏世界城,招聘展位与美食摊位比邻而设,求职者手捧小吃,边逛边与招聘企业代表交流,现场氛围轻松活跃。
8月23日晚,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回声广场上,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演唱正酣,场外的招聘夜市同样热闹非凡,文艺海洋与求职热情在此刻交融,“流量”悄然变“留量”。
…………
当求职招聘遇到知名夜市圈、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这些夏夜“顶流”,不仅为时下热门的夜经济带去新流量,更以看得见的产业优势与发展机遇,向广大人才发出扎根邀请。
“我是过来闲逛的,看到了这次招聘活动,趁机了解一下家乡的就业环境、薪资水平,为以后找工作做准备。”正在湖北襄阳某高校就读的大三学生小沈说。
45岁的张先生在中骏世界城闲逛时遇到夜市招聘会,从参加活动、面试到入职,仅用了40分钟时间。“是真的没想到啊!逛个夜市竟然找了份工作!”张先生兴奋地说。
晚上7点多,27岁的王明致从健身房锻炼完出来,意外邂逅机遇。“企业和岗位都比较丰富,HR也很真诚热情,有问必答。”与一家心仪企业的招聘负责人交流后,王明致填好信息。在视频拍摄、剪辑方面很有心得的他,工作之余想找份兼职。
除了收获求职者的好评,招聘夜市这种接地气的形式,也受到了参与企业的肯定。
河南平煤神马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李女士说,他们参加过人社部门组织的多场招聘活动,不仅收获了人才,也熟知并享受了各项政策,比如真金白银的稳岗补贴和社保减免等,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动力。“这次把招聘会搬到夜市商圈,很接地气,求职者明显增多了,招聘情况超出预期!”
“把招聘会与生活场景结合,可以吸引更多潜在求职者参与,扩大活动覆盖面。另外,相比集中、专场等招聘活动,夜市招聘更灵活、更放松,契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有助于缓解求职者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更充分地展示能力和优势,提高求职招聘成功率。”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调研员陈文政说。
聚焦夜经济,开展夜招聘,带旺烟火气。截至目前,该市2025年夜市招聘系列活动已举办3场,均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有219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吸引7.7万人次参与,达成就业意向920人次。
赋能 就业服务“聚人气”
形式在变、理念在变,但招聘会稳定就业、服务民生的初心未改。
华灯初上,中骏世界城门前,招聘企业火热“出摊”
“我在公司干了两个多月,公司没有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工资只是口头约定,我该怎样维护合法权益?”“我是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到期了,用工单位不想续约,怎么办?”“导师帮我调整了简历重点,把实习期间的研发任务写得更具体了,感觉投递成功率能提高不少。”……招聘夜市上,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业务骨干、就业创业指导专家,设置专门摊位,为来往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劳动维权等服务,这些摊位同样人气高涨。
褪去“文件味”,换上“烟火气”。在这场夏夜联动中,人社干部从桌子后走到摊位前,就业政策条文被“翻译”成职场生存指南,不仅让冰冷的法律规定有了温度,也助力求职者的脚步更加从容。
“除了求职招聘,招聘夜市还是一个延时服务窗口。我们将全力以赴,提供不断线、有温度的就业服务,努力让群众就业没有后顾之忧。”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局局长颜培梁说。
当招聘启事遇上霓虹灯牌,当政策解读伴着烧烤香气,平顶山市用充满创意的“夜服务”证明:可以用接地气的举措盘活资源,让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在烟火气中同频共振。
据统计,“点亮夜经济 就业在身边”平顶山市2025年夜市招聘系列活动中,累计发放求职招聘、工伤社保、就业维权等宣传资料6210余份,线上线下接受群众咨询1150余人次,有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也进一步强化了就业观念引导,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正在悄然上演。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以促就业、促经济、促消费为引领,聚焦传统就业服务时空局限、供需对接不精准等痛点,创新推出“就业+”多元融合服务模式,通过嵌入特色场景、叠加技能培训、贯通权益保障等一系列举措,构建起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推动平顶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