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高雁鸿/文图
近日,南阳市宛城区人民法院溧河法庭通过“保全+调解”解纷模式,高效化解一起涉企买卖合同纠纷,帮助原告企业顺利追回拖欠货款,以实际行动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当事人送来锦旗表达感谢。
被告董某向原告某企业购买全自动艾草卷条机等设备,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订购合同。合同签订后,原告依约交付了机器,被告分批支付了15万元货款,剩余款项12万元迟迟未付。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诉讼财产保全。
承办法官王海燕受理该案后,根据原告的申请,第一时间对案件进行审查,依法作出保全裁定,对被告名下财产采取了相应的保全措施。这一快速果断的行动,为后续纠纷的解决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全措施的作出,很快产生了积极效果。被告在得知自身财产被保全后,主动与王海燕团队取得联系,表示认可原告诉请的欠款数额,但由于资金紧张,剩余货款一直未支付到位,愿意与原告进行调解,并承诺支付拖欠的货款。考虑到被告目前人在外地,为减轻当事人诉累,王海燕通过电话与被告进行沟通,询问被告的还款方案,了解被告目前资金状况,并向被告释明拖欠货款的法律后果和诚信经营的重要性。经过王海燕多次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双方当事人初步达成了分期履行的调解协议。
为了确保调解协议能够落到实处,让原告能将“纸上的权利”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王海燕积极引导被告在签订调解协议时将第一期款项当庭履行。最终,在王海燕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签订书面调解协议,被告当庭向原告支付了第一期款项。
“这笔货款对我们企业来说太重要了,能这么快解决,全靠法官的尽心尽责,这面锦旗代表了我们企业的心意,感谢法院为我们企业撑腰!”调解协议达成后,原告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来到法院,将两面锦旗送到王海燕及其团队成员手中,感谢他们在案件办理中作出的努力。
此次案件的成功处理,是宛城区法院积极运用“以保促调”工作方法的生动实践,充分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彰显了法院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所做的积极努力。下一步,宛城区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力量。
【编审:赵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