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政治铸魂、组织赋能、法治实践!平顶山高新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日期:2025-08-29 16:01:49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在基层治理这场关乎“国之大者”的实践中,如何让法治力量穿透“最后一公里”?

日前,从平顶山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传来消息,该区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通过政治铸魂、组织赋能、法治实践三条路径,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这一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基层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高新经验”。

政治引领 把准基层法治“方向盘”

“法律明白人”不仅是法律的“传声筒”,更是党的政策在基层的“翻译官”。

高新区创新推行“党建+法治”双培养机制,明确将党员作为“法律明白人”主力军。目前,全区120名党员活跃在法治一线,占比达64.5%,在调解纠纷、宣讲政策时坚持以党的方针为标尺,确保法治实践与党中央精神同频共振。

党性教育与法治培训同步开展,解决了基层法治一线“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从源头上筑牢政治忠诚。

组织筑基 锻造专业高效“先锋队”

“选对人”是“法律明白人”发挥实效的关键。

高新区建立“党支部推荐+司法所考核”双把关机制,优先从村“两委”成员、网格员、老党员中遴选人员,形成“基层党组织发现苗子、司法部门专业赋能”的闭环培育体系。

每季度推出“法律实务+党性修养”双课程,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考核不合格者劝退,确保队伍专业度。党员“法律明白人”带头包片联户,建立“普法责任田”。

法治实践 “小阵地”发挥“大能量”

在田间地头、村居院落,“法律明白人”正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压器”。上半年,全区通过“情理法融合调解法”成功化解土地纠纷、家庭矛盾65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利用“逢几集会”“傍晚课堂”等碎片化场景,“法律明白人”用方言土话讲解法律条文,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从“纸上条文”变成“生活指南”。

建立村级法律微信群,推送“每日一法”短视频,打造“指尖上的普法站”,覆盖超2万人。

“法律明白人”在村规民约修订、集体合同审查中提供法律意见,近3年来帮助规避合同风险27项,挽回村民损失逾百万元。

融合创新 “红色法治驿站”激活神经末梢

高新区创造性地推动法治阵地与党建平台深度融合。

在党群服务中心嵌入“红色法治驿站”,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实施“双向培养”(将党员培养为法律骨干,将优秀“法律明白人”发展为党员)计划,形成人才成长良性循环;整合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力量,开启“专家库+土专家”协同服务模式。

高新区用实践表明,推进基层法治建设需把握三大核心——铸魂:以党建引领把准政治方向,避免法治实践“失焦”;强基:通过组织化培育提升专业能力,破解“业余式普法”;活络:创设贴近群众的实践场景,让法治服务“看得见、用得上”。

如今,在高新区,“有矛盾找‘法律明白人’”已成为群众共识。这支佩戴党员徽章、怀揣法律手册的队伍,正像感知民生冷暖的毛细血管,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随着“党建+法治”模式的深化,更多“法治种子”将在田野乡间生根发芽。(蔡长伟 石振旭)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