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河南省多地依托特色资源创新“清凉经济”业态,从传统消暑电器持续热销到清凉科技新产品受到追捧,从水花四溅的水上漂流到体验感拉满的沉浸式夜游,多元消费场景持续升温,消费市场呈现出诸多亮点。
清凉商品上新 制冷产业释放“热效应”
随着气温升高,作为夏日避暑的“主力军”,风扇、冰箱、空调等制冷降温类电器销量稳步增长。商丘市民权县被称为“中国冷谷”,据统计,全国每10台家用冰箱、家用冷柜,就有1台来自民权县;全国销量前10的制冷企业,民权县有4家,民权县已形成链条完整、协作紧密的制冷产业集群。
在河南香雪海冷链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冰箱、冷柜、特种柜的制造企业,公司在夏季迎来销售旺季,今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产值2.3亿元。
为助力制冷产业持续释放“热效能”,当地税务部门构建“靶向推送+专班跟进”机制,通过“一企一策”政策辅导,帮助企业轻装拓市。“2024年公司累计享受各项税费优惠1487万元,全部用于加快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创新深冷速冻、风味鲜冻等技术,助推企业跃居行业第一梯队。”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建华表示。
消费场景创新 夜间经济燃动“新活力”
高温天气,夜间成为消暑纳凉的黄金时段。在河南,郑州市中原区磨街文创园夜色璀璨,美食飘香;郑州市中牟新区建业电影小镇打造沉浸式夜游,游人摩肩接踵;开封市各大景区灯火璀璨,市集烟火升腾……据统计,河南省目前有12个国家级和69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64.2%的集聚区18点以后的营业收入占全天营业收入的比例在50%以上。
据了解,6月以来建业电影小镇累计接待游客17.73万人次,其中,夜游游客11.48万人,占比达64.74%,实现营业收入2000余万元,同比增长16%。
为帮助企业抓住夏日旅游黄金期,当地税务部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开展涉税政策宣传辅导,帮助梳理成本核算要点,规范税务管理,防范涉税风险,护航企业合规发展。
避暑旅游焕新 “清凉资源”蝶变“消费热潮”
峡谷漂流、深山避暑……居高不下的气温催热了避暑游。在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山区,平均26摄氏度的气温配上诗画般的绿水青山,让鲁山县“清凉资源”引来“消费热潮”。入夏以来,鲁山县尧山大峡谷漂流共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营业收入3000余万元。“进入暑期,景区接待游客持续增长,税务部门的政策支撑和细致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规范管理的后顾之忧。”尧山大峡谷漂流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冯东欣说。
据了解,当地税务部门结合文旅产业及周边产业特点,主动上门提供政策辅导,对新开办企业实行“预约制”办理,实现税务登记、票种核定等“线上办、即时办”,对旅游旺季发票开具量骤增的企业实行“即推即办”,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今年以来,尧山镇景区已新增民宿15家,新增夜间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餐饮、住宿等周边产业收入增长近40%。(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