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 “宁愿在路边苦等 20 分钟网约车,也绝不考虑招手即停的出租车” 的话题,依旧热度居高不下,这背后,究竟藏着多少出租车行业的 “痛点” 与乘客们的无奈?
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糟心经历:某次凌晨一点,孤身一人下飞机,满心疲惫只想快点到预定宾馆休息。坐上出租车后,眼瞅着距离宾馆也就五六百米了,结果前方道路拥堵需要绕行,司机嫌麻烦,竟直接把人赶下了车。大半夜人生地不熟,网友根本不敢跟司机理论,只能无奈吃了这个哑巴亏。
还有网友吐槽旅游时的遭遇,本已呼叫好了网约车,可景点外的出租车司机围上来软磨硬泡,信誓旦旦说自己价格更便宜,上车就能走。网友一行耳根子软,上了出租车,没想到司机转头就开始拉拼座的其他乘客。等到了目的地,拼车的费用一算,竟然比原本预约的网约车还贵。
类似的经历一分享出来,评论区立马 “炸锅”,不少人纷纷附和,直言被出租车 “坑怕了”,那为啥如今出租车在市内出行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渐渐被边缘化了呢?答案,或许就藏在网约车与出租车的对比里。
网约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全程数字化” 带来的安全感与透明度。乘客通过手机下单,出发地、目的地一输入,系统立马给出预估价格,全程明明白白,再不用担心被 “绕路宰客”;行程中,导航实时规划路线,司机的行驶轨迹尽收眼底,还自带录音功能,一旦发生纠纷,有据可查;要是对服务不满意,投诉举报渠道一键直达,平台介入处理,效率杠杠的。
反观出租车,价格虽说也是打表计费,但遇上堵车、绕路,费用蹭蹭往上涨,乘客心里却没个底;路边拦车,碰上好说话的司机,服务体验还算不错,可要是运气差,碰上态度恶劣、挑客拒载的,除了记下车牌号投诉,也没别的办法,可投诉流程繁琐,很多人嫌麻烦,只能默默忍受。
而且,出租车在支付方式上也稍显 “复古”,虽说现在大多支持扫码支付了,但偶尔还是能碰上几个非得收现金、对电子支付一脸不耐烦的司机,让习惯了便捷支付的乘客瞬间 “下头”。
在网约车的服务和价格优势 “夹击” 下,出租车市场份额缩水并非偶然。时代在变,出行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网约车顺应潮流,精准拿捏住了乘客的痛点,而出租车倘若还守着老一套经营模式、服务理念,不愿做出改变,被乘客 “抛弃”,被市场淘汰,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未来,出租车行业想要重回大众视野,找回昔日荣光,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量,恐怕是势在必行的 “自救” 之路 。
来源:网约车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