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胡星访 通讯员 桑晓 张敏
近日,在深圳市驻紫金县柏埔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驻柏埔镇工作队)的组织下,瑞众保险深圳分公司带队赴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东方村开展2025年秋季撂荒地复耕复种专项行动,踊跃加入“乡村振兴合伙人”行列,通过“认耕认种”机制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生动展现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振兴实践新风貌。通过政企协同、多方联动,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丰收答卷”。
驻柏埔镇工作队由深圳市接待办公室、深圳金融监管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组团而成。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下,驻柏埔镇通过创新打造“爱心机构+镇村两级+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的订单式农业帮扶体系,当地特色农产品走出一条”以销定产、产销两旺”的新路子。
小土地种出 "致富果"
据悉,自2023年以来,驻柏埔镇工作队通过牵线搭桥,引入深圳金融机构等社会帮扶力量,成功打造 “仁和蜜薯”“瑞薯一号”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从50多亩到70多亩再到今年的100多亩,建成3个标准化农业产业园。柏埔镇域内的东方村、南昌村、良洞村、方湖村等行政村的闲置耕地被重新盘活,变身“致富田” 。
其中,2024年红薯产业表现尤为突出:累计总产量达 10.7 万斤,销售额突破 3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1300 余人次,直接带动近百户农户增收 17 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提升。
2024年6月,瑞众保险深圳分公司投入5.421万元帮扶20亩红薯种植,销售额7.8万元,带动村民增收3.91万元;深圳招商仁和人寿保险公司投入6.75万元发展25亩红薯种植,销售额12.54万元,带动村民增收6万元。
三方联动 + 品牌赋能
同时,驻柏埔镇工作队牵头建立 “爱心机构捐赠+镇村两级协调+专业合作社实施”的三方联动模式,通过签订《乡村振兴订单式产业帮扶捐赠协议书》,明确各方权责,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透明。实现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溯源,从“田间”到“舌尖”全程可控。
项目契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深圳对口帮扶派出单位重点工作,政策支持、资源配置优势明显;与深圳多家爱心机构建立长期订单合作,形成“以销定产”良性循环,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和溯源体系,培养本土农技人才,联动农业科研院所,并通过“社会帮扶+农户自筹+集体投入”多元筹资,投入产出比超 1:1.8,资金效率高。
依托深圳对口帮扶优势,柏埔镇的优质农产品正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这场订单式农业的创新实践,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生动探索,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