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8月29日,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在开封市召开,会议聚焦污染防治分析形势、查找问题、明确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行动、坚定信心决心、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面改善、持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就要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今年以来,我省下大力气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绿色发展,美丽河南建设取得新成效。截至7月底,河南PM2.5浓度4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9%;优良天数140.2天,同比增加10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4.7天。与2017年相比,2024年全省PM2.5浓度下降25.1%,优良天数增加27天,重污染天数减少9.4天,蓝天越来越多。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环保历史欠账尚未还清,实现根本好转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为政之道,贵在落实。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要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要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优化;要强化依法治理、政策支持、体制改革的约束和激励作用;要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始终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定不移地做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实干之笔绘就美丽河南新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厚植绿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