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吴海舒】咸香浓郁的烧鸡月饼、清甜软糯的芝士青柠米糕、养生感拉满的五黑桑葚毛尖茶月饼……中秋节将至,月饼大省开启花式上新。
8月29日,河南省食品工业协会发布第十四届中原月饼文化节荣誉产品认定结果,公布了2025年“十佳月饼”“河南名饼”“优质月饼”“特色月饼”等荣誉产品名单。
省食品工业协会方面介绍,按照《关于举办第十四届中原月饼文化节活动的通知》安排,在企业自愿申报,由各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食品协会、有关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食品办、消费品工业科)推荐的35家企业120余款产品的基础上,经省现代食品产业联盟与省食品工业协会组织专家品鉴认定,确定2025年度“十佳月饼”10款、“河南名饼”20款、“优质月饼”10款、“特色月饼”10款。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全国现存与月饼相关的企业约1.9万家,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河南相关企业总数约1700家,仅次于广东,位居第二。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粮食加工研究室主任张康逸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通过对本届中秋月饼品鉴活动的深入观察,结合获奖产品名单,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南省月饼产业正在向健康化、特色化与高品质方向加速转型,展现出鲜明的创新活力。
张康逸介绍,首先是健康诉求驱动产品革新。多家企业推出低糖、功能性产品,如低糖绿研奶酪酥、益生菌广式六仁月饼、紫苏薏米九仁月饼等,显示行业对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原料上更多采用杂粮、药食同源成分,糖油用量控制趋于精准,符合现代营养需求。
在工艺方面,传统工艺与创新技术结合更为紧密。例如蛋月烧系列产品结合了蛋糕与月饼工艺,口感新颖;流心系列月饼依赖冷链技术和无菌馅料包装,体现出加工精度的提升。此外,地方特色与传统节令食品结合,展现出跨品类创新的潜力。
“传统月饼做优,特色月饼做精。”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潘治利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此前,大家对月饼的印象是高油高糖,近些年,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化要求越来越高,河南的月饼企业也在转变和创新。
比如,一些企业在馅料中加入药食同源食材以及益生菌,主打养生牌;一些企业在清洁标签上发力,减少添加物,把馅料和饼皮做得越来越干净;还有的企业则将地方特色食材与月饼结合,比如茶叶、烧鸡等,增强了产品差异性和附加值。
附:第十四届中原月饼文化节荣誉产品名单
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