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佑青春的模拟法庭,到扎根基层的调解培训,从情暖“火焰蓝” 的普法讲座,到助力乡村文明的法治宣传……连日来,河南省各地司法行政机关以精准化、多样化的普法服务,让 “秋天的第一份法治大餐” 既实用又暖心。
漯河市临颍县司法局组织普法志愿者深入乡镇面向群众宣讲法律法规。
“沉浸式”模拟法庭
护佑青春成长
“现在宣布开庭!”日前,开封市鼓楼区法院审判厅内,一场特殊的 “庭审” 正在进行:由学生扮演的法官、公诉人、辩护人端坐法庭,围绕一起未成年人入室盗窃案件展开辩论。这是鼓楼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多部门举办的第三期 “与法同行 守望成长” 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也是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 “法治启蒙课”。
活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程序,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重点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盗窃罪及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条款,直观传递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司法原则。庭审结束后,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结合案例点评普法,还倡导家庭、学校、社区协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知识我知道” 有奖竞答环节更让现场氛围升温,孩子们踊跃参与。“身临其境的体验比书本更有冲击力,以后会更懂法守法。” 参与学生说道。
“量身定制”
培育基层 “法律明白人”
“以前调解靠经验,现在能拿民法典条文说透道理,底气足多了!”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 50 余名 “法律明白人” 在司法所会议室里收获满满。当天,郑州市金水区司法局联合街道办举办 “民法典・婚姻家庭篇” 专题培训会,为基层调解员送上解决家庭纠纷的 “法治锦囊”。
此次培训针对性十足:会前,司法所通过问卷梳理出 “假离婚财产分割”“离婚冷静期转移财产” 等 12 类高频纠纷,特邀律师采用 “条文解读 + 案例剖析 + 情景模拟” 模式,把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操作的调解方法。培训现场,金水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还提出长效培育计划:建立 “法律明白人 + 网格员” 联合机制,每月 “以案代训”、每季度评 “金牌调解案例”、每年开展 “传帮带” 交流,同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助力实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接下来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处,当好群众家门口的‘婚姻法律顾问’。” 学员们信心满满。
分类施策
赋能乡村振兴
日前,濮阳市台前县司法局夹河司法所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普法活动,针对村 “两委” 干部和未成年人两类群体分类施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面向村 “两委” 干部,工作人员紧扣村务履职需求,围绕民法典中农村土地承包、宅基地管理、合同签订等与乡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条款展开讲解,帮助干部提升依法履职能力;针对未成年人,则重点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 内容,结合夏季安全特点普及防溺水知识、电动车骑行规范,手把手教学自救互救技能。“既懂了怎么依法管村务,也知道怎么护着孩子们安全,这堂普法课太实用了。” 参与活动的村干部说道。
法进消防
情暖 “火焰蓝”
近日,济源示范区法律援助中心走进玉川消防大队开展普法讲座,为消防指战员们送上法治关怀。
志愿律师聚焦指战员需求,围绕民法典中婚姻家庭关系、个人与夫妻财产区分、紧急避险、债务债权等实用法律知识展开讲解,把抽象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 “维权指南”。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还详细介绍了法律援助申请条件、流程及范围,告知指战员 “遇到法律问题可随时求助”,并现场赠送普法书籍。“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更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太暖心了。” 消防指战员表示。
法树新风
涵养乡村文明
日前,驻马店市汝南县司法局联合县委政法委,在金铺镇李庄村开展 “精准普法基层行” 暨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将法治理念与文明乡风建设相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 “法治动能”。
活动现场,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 与普法志愿者通过悬挂横幅、发放资料、以案释法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宪法、民法典,以及防诈骗、防溺水、扫黑除恶等法律法规。同时,工作人员还与村民面对面交流,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引导群众树立 “喜事新办、厚养薄葬” 的文明理念。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 200 余份,解答咨询 30 余人次。“既学了法律知识,也明白了文明新风的好处,这样的活动我们欢迎。” 村民们纷纷点赞。
文章来源 | 河南司法行政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