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郑州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中走在前

   日期:2025-09-01 08:30:33     来源:郑州日报    浏览:0    评论:0    

刘 涛

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河南时提出“两高四着力”,其中之一是“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推动农业强省建设,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需要担当作为、率先垂范、奋勇争先,在农业强省建设中“挑大梁、走在前”。

一、郑州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的优势

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郑州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2024年,郑州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46.6万亩,粮食总产量151.8万吨,同比增长7.1%;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亩,主要畜禽产品总产量28.5万吨,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增长。新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8家,总数达到170家。建设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全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星级精品点45家。畜牧业80%实现自动化生产,设施渔业“168模式”全国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4.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5%。总之,郑州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具备坚实的基础和发展成果。

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郑州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郑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32.1亿元、增长5.7%,增速位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3%,社会领域投资加速,教育投资增长2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9.1%,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115.9%。乡村消费增速显著,乡村零售额同比增长5.1%。郑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强市的政策、技术和人才支撑力不断增强。同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崛起、国家中心城市等多项战略机遇叠加,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强市具有内外多重动力加持。

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郑州也面临新的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供水、供电、供气、信息化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与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与先进城市相比较,在农业产业化、乡村生活环境、集体经济发展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能培育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还面临着土地资源要素配置趋紧、自然灾害频发、宏观经济环境多变等因素影响,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 郑州在现代化农业强市建设中如何走在前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上走在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要做好城乡规划设计的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规划,统筹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发挥中心城区、县域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与城市化的有序衔接,引导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优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促进城乡共生共荣。推动城乡市场的融合,完善物流、加工、交易等基础设施,建立市场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支撑形成城乡统一大市场。

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上走在前。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是城乡融合的纽带,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良种培育,做大优势种业企业,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带动壮大县域主导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强化产业平台支撑力,培育形成农业产业链,引导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带动石榴、樱桃、红枣及药用、观赏等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以乡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一乡 (村)一业 (品)”,推动产村产城融合,培育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主导产业突出的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产业资源,推动农业与文旅、商贸、康养、科普等产业的结合,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共享农业、绿色农业等新产业,推动建设农业主题乐园、文创农庄、电商小镇、定制农场等新业态,形成城市与乡村、农文旅商、线上线下贯通的产业体系。

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走在前。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要着力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完善生产生活污染防治基础设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舒适度。持续推动城乡体制机制的联动改革创新,促进城市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联动改革,推动乡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公共服务、要素互通、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推动制度破壁和资源再配置,实现城乡从分离走向融合,在深化改革中化解城乡差距。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党建+网格+大数据”基层治理新模式,持续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完善健全网格治理方式,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提升精细化安全管理水平。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治理工具,整合人口、土地、经济等数据,协助精准制定政策,以智能化管理及时高效供给资源,提升农民生活生产的便利性。通过艺术表达、现代科技激活乡村文化,实现城乡文化建设的融合互通,赋能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协同发展,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视觉乡愁,培育“记得住历史、留得住灵魂”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院)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