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河南林州:移风易俗“小切口”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

   日期:2025-09-01 13:01:51     来源:大象新闻    浏览:0    评论:0    

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侯宪丽

“这几年,村里大操大办的风气不见了!”近日,谈起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振林街道南关村村民田少杰说,“以前大家总在随礼多少、排场大小上互相攀比,主客双方都受累。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办事有标准、人情有尺度;风气好了,村民心气顺,干事创业劲头更足。”这番话,道出了林州基层群众的共同心声。

这一转变,源于林州市近年来系统推进移风易俗、深化乡村治理的扎实举措。该市以“一约五会”为抓手,通过文化赋能、设立“爱心食堂”等务实创新的“小切口”,逐步破解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约五会”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2025年5月8日,在姚村镇下里街村的田园综合体内,新郎元先生与新娘孟女士举行了一场特别婚礼。在亲友与游客的共同见证下,他们通过简约而庄重的仪式许下婚姻誓言,以实际行动倡导婚事新办、拒绝铺张,成为姚村镇深化文明乡风建设的鲜活实践。

这场婚礼不仅是新生活的开始,更是姚村镇推进移风易俗、深化乡村治理的生动体现。今年以来,姚村镇以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依托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深入农户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村规民约,阐释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的不良影响,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理念,让新风正气融入日常、成为习惯。

同样取得显著成效的还有任村镇任村村。该村以村规民约为治理基石,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孝善理事会“五会”联动,探索出一条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明活力。

“以前村里办事没有规矩,想咋弄就咋弄,很容易闹矛盾。现在有了村规民约和‘五会’,凡事有章可循,大家心气顺、纠纷少了。”任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晓波说,“一约五会”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主人翁”,既留住了乡土根脉,也培育了文明新风。

姚村镇与任村镇的实践充分表明,“一约五会”正以春风化雨的方式重塑乡村文明生态,走出了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乡村善治新路。

“文化赋能”培育文明乡风“新生态”

近期,林州乡村掀起一股文艺新风,“文艺轻骑兵”基层巡演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为乡风文明注入持续的文化动能。

7月5日晚,振林街道李庄村小吃城内灯火通明、掌声雷动。红旗渠艺术团带来的音乐快板《移风易俗大家谈》和戏曲小品《婆婆也是妈》:巧妙将抵制高额彩礼、孝老爱亲等主题融入表演,引发观众共鸣。

“很多旧习俗其实是害人害己,简办婚礼既减轻负担,也让感情更纯粹。”村民李林生感慨道。微网格员王晓燕表示:“《婆婆也是妈》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热泪盈眶。”这些感受生动展现了基层群众对文明新风的认同。

7月12日晚,在黄华镇桑园村的千年古板栗园,“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文艺汇演同样掌声如潮。《孝敬爹和妈》、豫剧选段等20余个节目涵盖传统与现代元素,兼具专业与草根特色,不仅展现文化魅力,更传递出包容与关爱的温度,彰显文明的时代风貌。

演出间隙,网格员向群众发放移风易俗宣传页,进一步巩固宣传效果。“节目有趣又有意义,让我们看清了简办红白事的好处。”李大爷称赞道。

目前,该类巡演已覆盖林州20个乡镇(街道),通过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文艺节目,把文明新风、政策教育送到群众身边,有效引导基层百姓转变观念,共建文明乡风新格局。

“爱心食堂”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

中午时分,东岗镇中卢寨村爱心食堂饭菜飘香。老人们围坐一桌,吃着热腾腾的烩菜、米饭,喝着清甜的绿豆粥,闲话家常。“这饭菜合胃口,粥也好喝,咱村弄这个爱心食堂真好!”老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切实解决村内独居、高龄老人就餐不便问题,中卢寨村积极筹建爱心食堂,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三餐,让老年人体会到从舌尖到心间的幸福感。

今年3月,村民在民声微信群提议:“独居高龄老人做饭不便,希望有集中就餐的地方。”这一民生工程由此萌芽。村“两委”迅速响应,由村委会牵头筹资。群内爱心人士踊跃捐赠,村民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从采购厨具、定制菜谱到挑选食材,每个环节均由村民共同参与。

民声微信群作为爱心食堂的发起平台,更是其持续运行的重要支撑。村支部委员付建利每日通过民声微信群发布菜品信息、公示收支账目,主动接受村民监督。一条条透明公开的信息,换来满屏的点赞与信任,也让老人们的“幸福食光”持续升温。

如今,村里高龄老人餐餐吃着热乎饭,爱心食堂里天天洋溢欢笑声。一蔬一饭、一言一笑,共同勾勒出民生幸福的新图景。

如今的林州乡村,邻里和睦,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这里既有乡土文明的薪火相传,又有时代精神的创新表达;既见治理智慧的凝心聚力,更显乡村振兴的深层活力。林州正以文明乡风为笔,以民生福祉为墨,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鲜活范本。

编审:孙喜增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