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年度课题】卫星遥感助力农业保险风险减量的研究

   日期:2025-09-01 16:02:37     来源:中国保险学会    浏览:0    评论:0    

本文字数:2173

阅读时间:5分钟

本文来源:

中国保险学会2024年度课题项目。

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课题组:课题负责人戴维序,农业风险管理联合实验室主任,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黄继茂、彭玉泉、郭鉴威、朱英杰,航天信德智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硕士研究生。

一、 农业保险风险减量管理体系建设现存问题

(一)精细化程度不够,实操指导性不足

传统灾害预警体系多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宏观化预警模式,尚未实现地块级别的精准覆盖,难以向农户传递针对性预警信息。我国耕地类型具有显著复杂性,即便是同一县域范围内,也可能并存平原、丘陵、山地等多样地形,不同地块在土壤肥力、灌溉条件及作物品种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直接导致相同灾害(如暴雨、干旱)对不同地块的影响程度相差悬殊。而农户实际接收到的预警信息,往往缺乏“是否需要灌溉”“具体灌溉量多少”等可落地的操作指引,最终使得预警信息沦为“象征性提示”,难以有效转化为农户主动开展风险防控的实际行动。

(二)时间维度对比分析弱

在时间维度的对比分析上,当前体系存在明显短板:一方面,未能充分挖掘历史数据的参考价值,尚未将历史三年、历史五年的作物长势均值系统整合为科学的评估基准,导致难以精准衡量当年作物的实际生长状况;另一方面,作物长势的监测频率偏低,难以动态捕捉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使得灾害预警工作缺乏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无法为风险预判和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二、农业保险风险减量解决方案与技术路径

(一)开展地块级精准监测与实操指导

图1地块级精准监测

(二)历史基准参考与高频监测联动

将传统月度或季度监测调整为每10天1次的高频监测,通过绘制时序曲线,动态跟踪作物长势变化,及时捕捉“叶片发黄”“生长速度放缓”等细微异常。一旦发现当年长势与历史基准线出现明显偏差,结合同期降水、温度等气候数据,快速分析原因并发布预警,为灾害预判、病虫害早期防控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避免因监测滞后导致风险扩大。

图2长势监测与历史基准对比分析示例图

三、案例效益分析和有关建议

(一)效益分析

在风险减量的具体实践中,新疆六师依托地块级遥感技术,以5天一周期的地块尺度信息采集为核心,结合高精度地块数据,定期获取农作物从播种、出苗、田间管理到采收的全过程图像信息。通过分析不同时段农作物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农田墒情等苗情参数,六师各级政府能指导农户及时调整灌溉、施肥等农事活动——这种基于地块级数据的精准干预,可提前避免灌溉不当、施肥盲目、生长偏差等问题,确保农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生长条件,实现作物风险的前置减量。

通过近两年来地块级遥感技术的应用及精准服务指导,与以往年度同期相比,六师农业生产成效显著,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逐步体现:在节水上,依托地块级墒情监测与高精度数据匹配,减少“大水漫灌”情况,节水量达14%,同时降低水资源浪费与土壤板结问题;在节肥上,通过地块级作物营养需求分析,优化传统“一刀切”施肥方式,节肥量达10%,减少化肥过量或不足带来的影响;在增产与效率提升上,2023年冬小麦最高单产898.19公斤/亩,刷新新疆纪录,2024年棉花平均亩产460公斤,作物产量逐年提升,同时约190万亩棉花的采收时间从原来的28天缩短至20天——这些成果正是地块级遥感监测技术通过精准风险管控,减少损失、提升效益的直接体现。

(二)有关建议

推动保险机构与科技、农业部门建立三方协同机制:一方面,按年度更新地块信息与种植数据,构建动态农业底图,为“地块级监测”提供最新高分数据底座;另一方面,将遥感获取的地块长势数据、历史基准数据与保险业务深度融合。在承保阶段用地块数据精准评估风险,在风险减量阶段依据高频监测数据推送防控建议,在理赔阶段通过地块级损失数据简化定损流程,真正实现保险业务从“事后理赔”向“事前减量、事中管控”的全链条升级。

健全全流程精准标准体系。以“合规、经济、快速、准确、共享”为核心原则,结合地块级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精准干预中的应用逻辑,推动行业建立种植业保险“投保-风险减量-理赔”全流程精准标准;针对行业底图更新、大地块矢量提取等影响数据精准度的共性技术与操作问题,明确统一规范要求,进一步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与服务效率,让保险服务更贴合农业生产实际风险管控需求。

编辑:于小涵

中国保险学会

构建保险大社区

微信:iicbxzx

传统灾害预警体系多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宏观化预警模式,尚未实现地块级别的精准覆盖,难以向农户传递针对性预警信息。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