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持续发力,通过全方位宣传、设施更新以及志愿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营造绿色、环保、整洁的医院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元宣传,意识入脑入心
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需要广泛的宣传工作, 医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模式,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网络。在线下,医院在公共区域、各科室走廊等显著位置张贴色彩鲜艳、内容生动的宣传海报,时刻提醒着过往人员关注垃圾分类;同时,利用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宣传片,以直观的影像形式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在各科室设立垃圾分类指引牌,详细标注各类垃圾的投放要求,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清晰的指引。
在线上,医院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医院官网和公众号定期发布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政策解读以及实际案例分析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垃圾分类信息。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逐渐养成了自觉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
设施升级,分类便捷高效
为了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医院对垃圾分类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在各个科室和公共区域,根据不同垃圾种类增设了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并明确标识了投放的垃圾类型。黑色垃圾桶用于收集一般生活垃圾,蓝色垃圾桶用于投放可回收垃圾,红色垃圾桶专门收纳有害垃圾,黄色垃圾桶则用于存放医疗废物。这种色彩鲜明的分类方式,使得垃圾投放更加直观、便捷。
同时,医院根据不同区域的垃圾产生量,合理调整分类设施的数量和布局。在人员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区域,如门诊大厅、住院部等,适当增加垃圾桶的投放数量,确保垃圾能够及时、准确地投放,避免出现垃圾外溢和交叉污染的情况。这一系列设施升级举措,为医院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志愿助力,传递绿色能量
为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医院后勤科爱心志愿服务团组织开展院内广场清扫志愿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手持清洁工具,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对医院广场的各个角落进行了全面清扫。他们认真清理地面上的垃圾、杂物,将不同类型的垃圾准确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桶内,用实际行动为美化医院环境贡献力量。
此次志愿活动不仅改善了医院的环境卫生状况,更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志愿者们以身作则,向医护人员和患者传递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激发了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医院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医院垃圾分类宣传及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乎环境保护、医疗质量提升以及美好家园建设。医院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持续提高全体人员的垃圾分类意识,确保医院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处理,为推动绿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END
供稿:后勤科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