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秀莲,今年 60 岁,2024 年刚从晋中市某中心小学退休。从 1989 年在村里复式教学点当民办老师算起,整整在乡村讲台站了 35 年。现在每月退休金 2571 元,看着银行卡到账短信,我常跟老伴有说:"钱是不算多,但够咱们老两口维持生计了。"
一、工资袋里的光阴
1989 年我刚当民办老师时,村里小学就两间土坯房。第一个月领工资是 87 元,装在印着 "民办教师补助" 的牛皮纸信封里,其中 28 元是国家补助,剩下的 59 元由村里从集体收入里凑齐。那时候公办老师每月能拿 300 多元,我羡慕得很,但校长说:"能把工分换成现钱就不错了。"
90 年代中期工资涨到 100 元,可物价也涨了。记得 1996 年冬天,我骑着自行车去乡教办领工资,会计笑着说:"王老师,这回给你涨了 20 元,够买两袋白面了。" 可比起同期转正的同学,他们公办教师工资已经到了 500 多元。最盼的是每年教师节,乡里会给民办老师发 100 元慰问金,那是我全年最阔绰的时候。
1998 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通过全省民办教师转正考试后,9 月份第一次领到公办工资 512 元,比原来多了整整 4 倍!工资条上 "岗位工资 240 元、薪级工资 180 元、教龄津贴 32 元" 的数字,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那天特意去供销社给孙子买了袋奶粉,回家路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 这是我教学生涯第一次觉得腰杆挺起来了。
二、养老金的来龙去脉
退休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从 2000 年就开始缴社保了,直到去年核待遇时才明白,当年工资条上扣的 "养老统筹" 其实是单位内部记账。县社保中心的小李翻着档案说:"王老师,您 2014 年 10 月前属于 ' 视同缴费 ',这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改革的政策线。"
我的养老金构成其实很简单:
基础养老金:(2023 年山西社平工资 7111 元 + 7111×0.6)÷2×35 年 ×1% = 1991 元。这里的 0.6 是我的平均缴费指数,因为农村教师工资基数低,一直按社平工资 60% 缴纳。
个人账户养老金:86542 元 ÷139 = 622 元。2014 年改革后实际缴费 10 年,每月从工资扣 8%,加上单位缴的部分,账户里就这么多钱。
没有过渡性养老金:因为我转正后工龄从 1998 年算起,之前的民办教龄不算视同缴费年限,这是最吃亏的地方。
小李特意给我看了政策文件:2000 年时山西的养老保险只覆盖企业职工,像我这样的公办教师直到 2014 年才纳入社会统筹。这就是为什么我 2005 年工资涨到 1800 元时,单位没给我缴社保,只记了 "视同缴费" 的账。
三、讲台外的日子
现在每天早上我还习惯六点起床,就像当年准备晨读那样。去村口公园遛弯时,总能碰到退休的张铁匠,他总说:"王老师,你退休金咋比我还少?我企业退休都拿 3200 元。"
我只能笑笑说:"咱农村老师基数低。"2010 年我调到镇中心小学后,工资涨到 3200 元,但社保缴费基数还是按社平工资的 60% 算。不像城里老师有职业年金,我们农村学校根本没这待遇。不过去年养老金调整时,县里给我们加了每月 120 元的农村教师补贴,这让我挺暖心。
前阵子整理旧物,翻出 1992 年的工资袋,87 元的数字已经模糊。孙子问我:"奶奶,这点钱够花吗?" 我告诉他:"那时候一根冰棍两分钱,现在退休金能买多少冰棍?时代不一样了。" 确实,比起那些没转正的民办老师,我已经很知足 —— 同村的李老师教了 20 年书,现在每月只能领 1500 元补助。
上个月社保中心发了通知,说 2024 年山西社平工资又涨了,我的养老金能再涨 100 多。看着窗外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过,我觉得这 35 年的粉笔灰没白落 —— 每个字都教在了点子上,每分钱都来得踏实。
本文经粉丝投稿整理而成,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退休故事,或者对养老金计算有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
注:图片与文章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