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赵阿娜
9 月 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阅兵仪式上,天安门广场旌旗猎猎,钢铁洪流气势如虹。在空降突击方队的一辆战车里,一双崭新的军官制式皮鞋静静 “端坐”,随着受阅队伍驶过长安街。这双特殊的 “受阅者”,承载着河南籍英烈孙占元跨越 73 年的心愿,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对英雄的深切缅怀。
孙占元,1925 年出生于河南安阳林县(今林州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山河破碎的年代,他目睹家乡遭日寇侵扰、百姓流离失所,早早立下保家卫国的志向。1946 年,孙占元毅然参军,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诸多硬仗,在枪林弹雨中淬炼出钢铁意志。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历任班长、排长。
1952 年 10 月 14 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孙占元所在连队负责攻打 597.9 高地 2 号阵地。战斗中,他的双腿不幸被炮弹炸断,鲜血瞬间浸透军装。即便如此,他仍强忍剧痛,拖着断腿在阵地上爬行指挥,先后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当身边战友牺牲、子弹耗尽时,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孙占元毅然解下最后一颗手榴弹,拉燃引线后滚向敌群,用生命践行了 “人在阵地在” 的誓言,年仅 27 岁。
战后,孙占元被追授 “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 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为他颁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抗美援朝英烈名录中。而他所在的连队,被原志愿军第 15 军授予 “攻得勇猛、守得顽强” 光荣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这份荣誉至今仍是连队官兵的精神坐标。
鲜为人知的是,在那场壮烈战斗打响前的战壕里,孙占元曾和战友们聊起过自己的心愿。“等抗美援朝胜利了,我就买双皮鞋,到天安门照张相,然后回家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 话语质朴,却满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可这简单的愿望,终究没能等来实现的那天。
73 年来,“孙占元生前所在连” 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老排长的心愿始终被铭记。今年阅兵任务下达后,连队官兵纷纷递交申请书,“带老排长‘看’天安门” 成为大家共同的心愿。经过数月严苛训练,来自该连 “孙占元排” 的中士于凤林与 25 名战友脱颖而出,成为空降突击方队的一员。
训练场上,大家总把 “替老排长圆梦、为老排长争光” 挂在嘴边。为了走好每一步正步、摆好每一次臂,于凤林主动加练,腿上绑着沙袋练耐力,对着镜子抠动作细节,多次在方队考核中获评 “训练标兵”。方队主教练、原 “孙占元生前所在连” 教导员董鹏说:“这双皮鞋,是官兵们对老排长的承诺,更是英雄精神的接力棒。”
阅兵场上,当战车驶过天安门,阳光洒在崭新的皮鞋上,也照亮了英雄未竟的心愿。长安街两侧掌声雷动,祖国的繁荣昌盛尽收眼底——孙占元当年憧憬的盛世,如今已然成真;他未圆的梦想,正被他的传人以最庄重、最浪漫的方式实现。这双战车上的皮鞋,不仅是对一位河南籍英烈的告慰,更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见证,激励着更多人铭记历史、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