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也爱比,这点真不奇怪。你看现在农村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破小平房换成小别墅、小洋楼,家家户户手头也宽裕了,日子好过了,不少人就忍不住跟亲戚朋友比起来。
老年人爱比子女出息,年轻人比的就不一样了,常挂嘴边的是汽车。以前农村哪有几辆车啊,也就开厂当老板的能买得起,多稀罕。现在不一样,好多农村家庭都有车了,开车出门确实方便。可有些人家买车,根本没琢磨实不实用,就图个面子。
当然也有人是真需要车 —— 比如上班地方远,没车天天赶路太折腾;或者家里有娃,接送上下学方便。但不少人买车,纯粹是为了脸面。在农村,就算车多了,大家还是觉得有车算家境好,能买得起车,就等于告诉别人 “我家日子过得不错”,所以车对有些人来说,就是脸面的代名词。
看到身边亲戚朋友都买车了,自己要是没车,就觉得抬不起头,好像比别人差一截似的。可在农村买车,其实藏着三个麻烦事,不少人买完才后悔。
第一个就是借车的难题。虽说现在农村有车的家庭多了,但不是家家都有,还有不少人没买车。你一买车,身边亲戚朋友就可能来借车,这太常见了。尤其是有些年轻人,刚考了驾照,手痒得不行,自己没车,看见你有就想借来开两圈。
这时候车主就特别矛盾,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借 —— 车跟别的东西不一样,借出去要是撞了碰了,不光修车费闹心,万一出点大事,车主还可能被牵连。可来借车的,大多是关系近的亲戚朋友,直接拒绝吧,又怕人家说你小气,没人情味,左右为难。
第二个麻烦更头疼:车借出去出了事故咋整?不少人抹不开面子,勉强把车借出去,要是一路顺利还好,能松口气。可借车的人,大多平时没车开,手生得很,路上稍微有点情况就慌,开车技术根本不熟练。
这就容易出岔子,就算没人受伤,车肯定得刮刮碰碰。碰到明事理的,主动掏钱修车,车主心里还舒坦点;碰到耍赖的,撞坏了提都不提赔偿的事,你还不好意思张嘴要,只能自己憋着火掏修理费,别提多窝心了。
第三个问题,你可能想不到 —— 农村也堵车。好多人觉得堵车是大城市的事,其实现在农村车多了,路又窄,堵车也是常有的事。尤其是赶集的时候最要命,街上人多,车也挤,路本来就不宽,一辆车停错地方,后面能堵一串。对车技不好的人来说,光挪车就能急得满头汗,比在城里开车还费劲。
所以农村朋友想买车,真得先琢磨琢磨: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车?借车的麻烦能不能扛住?出了事故该怎么处理?得确定这些问题能解决,车确实用得上,再买也不迟。别光为了面子冲动下单,最后给自己添一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