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中,教育公平正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技术正在重塑中国乡村教育的生态格局。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到2025年全国中小学宽带接入率需达到100%。但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真正"下沉"到最后一公里,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命题。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群山深处,翁板村小学的故事恰是这一时代课题的小缩影。这所掩映在万亩茶园间的乡村小学,为附近10多个寨子的100多名孩子架起了知识的桥梁。
2025年7月,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华为TECH4ALL数字包容项目组,用科技力量助力乡村教育,为翁板村小学架设了一条连接山外世界的桥梁,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大山深处。
华为智慧教室助力教育公平
王洁老师是翁板村小的一名数学老师,谈到翁板村小原本的物质条件,王洁老师坦言:“这里虽然教学楼已经盖了起来,但资源还是有限。学校的多媒体原本还不是很完善,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粉笔板书。”粉笔与黑板构成的传统课堂,难免力不从心。教到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时,王洁老师总是担心孩子们听不懂,但有了华为智慧教室之后,抽象的问题更具象化地在屏幕上得以展现,当一个个立体几何的图形不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口中和试卷上,而是在屏幕上得以“生长”,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让抽象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借助一键投屏技术,学生们的随堂练习可以即时投影到大屏幕。全班都能参与同学的思考过程中,对比自己的做题思路,分析差异。主动性起来后,课堂效率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提升。
智慧教育不仅传递知识,更在填补那些因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与遗憾。通过华为视频会议,孩子们还可以和外地打工的父母进行视频连线,一起开线上家长会,聊聊近况、聊聊未来的期许。
"外面的世界有什么呢?"当翁板村的孩子们再次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他们的答案已不再局限于具象的椰子树与海洋。在智慧教室的屏幕上,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那里有浩瀚的星空等待探索,有前沿的科技等待创造,更有无数改变命运的可能等待实现。
科技为孩子们打开的不仅是知识之窗,更是通往未来的希望之门,让教育公平的种子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