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平顶山高新区实有经营主体达7564户,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比为113.28%,位居全市首位;个体户“转企”数量同比提升200%。经营主体“量质齐升”的亮眼数据,成为高新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营商环境则是其茁壮成长的“土壤”。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高新区紧扣“两高四着力”战略目标,将“环境优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经济强”作为发展的核心遵循,以“高效准入、降本减负、公平竞争、提振信心”为四大支点,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营商环境优化“组合拳”,持续释放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能。
高效准入:让企业办事“快起来、顺起来”
“在线上提交完资料,仅用15分钟就办好了企业迁移手续!”永顺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的由衷称赞,正是高新区政务服务效率的真实缩影。
在服务精度提升上,高新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核心目标,组建专业“导办帮办”服务团队,针对企业需求推出“预约办、延时办、马上办、上门办”四项特色服务。通过流程再造与环节优化,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的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真正实现线下办事“最多跑一次”、线上审批“零跑动”的高效服务模式。
智慧服务升级方面,高新区推动90%的涉企事项“上云入网”,依托“全程网办+双向免费邮寄”“政策主动提醒推送”等数字化服务手段,彻底转变传统服务模式,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跨越。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高频事项实现“智能审、无感办”,审批效率在原有基础上再提升30%,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针对企业迁移过程中的痛点堵点,将原本涉及4个部门的迁移流程整合为“迁入变更登记”1个环节,全程线上办理,办事环节压缩80%,办理时限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为企业跨区域发展扫清障碍。
降本减负:为企业发展“松绑减压”
“现在一次检查就能办理多项事务,再也不用分心应对不同部门的检查了。”友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高新区精准监管、包容执法带来的实效。
在监管模式创新上,高新区推行“双随机+一业一查”联合监管机制,将56项联合检查任务、148项抽查事项进行整合,各部门“组团上门”开展检查,从根本上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的问题。2025年以来,跨部门联合抽查次数同比减少40%,企业合规成本降低近25%,让企业能够集中精力搞生产、谋发展。
为帮助失信企业“重整旗鼓”,高新区建立“行政处罚—经营异常—严重失信”全流程信用修复机制,开通信用修复线上“绿色通道”,推行“承诺+容缺”受理模式。符合条件的企业无需多次跑腿,线上即可完成信用修复,快速重获投标、融资资格,重新回归市场竞争赛道。
在执法方式上,高新区实施“体检式监管、服务型执法”,明确“轻微违法不罚、初次违法慎罚、整改到位免罚”的具体标准,在执法前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引,以柔性执法为企业发展留足空间,既守住监管底线,又传递政策温度。
公平竞争:打造“无差别”市场环境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在竞标和享受政策上都一视同仁。”这是高新区民营企业主的普遍共识,也是该区以“公平”破壁垒、优环境的真实写照。
为筑牢公平竞争的思想根基,高新区将《反垄断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律法规纳入党政干部、业务骨干的常态化培训内容,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公平竞争”从政策要求转变为自觉行动,从源头上杜绝出台偏袒性政策。
围绕破除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高新区开展妨碍统一大市场建设政策“大扫除”行动,对现行政策文件中的违规条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所有涉企政策出台前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确保政策对各类经营主体一视同仁。
在执法监督层面,高新区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聚焦招投标、政府采购、要素配置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提振信心:为企业“输血供氧”
聚焦企业发展中的融资、创新、质量提升等关键需求,高新区从三方面发力,为民营企业“输血供氧”,助力企业敢投、敢闯、敢创新。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高新区常态化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组建“知识产权顾问+银行客户经理”专业服务团队,主动上门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评估、质押贷款申请等“一站式”服务。全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民营企业创新动能持续凸显。
在质量提升方面,高新区深耕质量强区战略,构建“政府质量奖+‘美豫名品’”双轮培育库,为入库企业配备专属质量指导员,下沉企业生产一线,精准指导企业搭建特色卓越绩效管理体系与个性化质量管理模式,助力企业推进标准化试点建设。
同时,结合区域产业特色,积极争创营商环境省级、国家级试点,以政府服务质量提升带动企业质量升级,实现政企协同共进。目前,高新区已成功培育出1家省长质量奖企业、4家市长质量奖企业、24家主任质量奖企业,“优质基因”深度融入民营经济发展血脉,“好质量”成为民营企业打开市场、赢得口碑的“金字招牌”。
好的营商环境,核心就是要让企业“留得下、长得大、活得好、有竞争力”。下一步,高新区将锚定这一目标,持续深化“四轮驱动”战略,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难点,推出更多突破性、创新性营商环境创新举措,着力将区域打造成为民营企业生长的“沃土”、创新的“摇篮”、发展的“乐园”、营商环境的“最佳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蔡长伟 石艳蕾/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