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奔波大半生,无非是为了碎银几两。
大部分的人以为,有了一大笔钱,这日子就蒸蒸日上了。
其实不然,人在不同的地方,花钱的质量、赚钱的方法等,都不一样,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心理感受。
对比一下就知道,人在农村有存款三十万,和在城里有存款三十万,生活大不一样。
01
看过一个三十万存款定律——一个人有存款三十万之后,就很容易飘。接下来,就费尽周折,去买房买车。
有房子的人,会想着换一套好一点的房子;有车的,会想换一台车。
一些理财产品,也纳入了考虑范围。尤其是有门槛的理财产品,终于够得着了,总要试一试。
一些结盟店,也是几十万就够了。开一家一般般的店铺,也是几十万。
开店做老板,这是多好啊,可以让员工帮助自己赚钱。
最终呢?存款迅速消失,还背负了房贷车贷,投资贷等。这存款,反而变成了负债的开始。
陷入定律的人,多半是城里人。
就算钱不投资耗尽,也不买房。也撑不起城里人的幸福生活,尤其是大城市。
作为城里人,存款三十万,根本不是富人。孩子学一门艺术,女人长期去美容,可能都要这么多钱。
当然,城里的饭菜也很贵,还有水电费,空调费,搭车等,只要两三年不工作,存款就可以耗尽。
与此同时,城里人要赚三十万,也不是太难。
只要脑筋灵活一些,开一个店铺,或者与人合作办公司,一年赚三十万是可以的。就是跑出租,慢慢熬,三五年也有存款三十万。
在一线城市,很多人年薪都几十万。要留下三十万,就轻轻松松。
可见,城里人的经济上,有一个特点——来得快,去得也快。
相比农村来说,城里人有几十万,也没有什么优越感,还是很焦虑。到处都是存款百万的人,自己这点钱,都不好意思亮出来。
总结一下,城里人有三十万,大概是过什么生活。
第一,把钱花出去,买房买车、投资,然后负债累累。
第二,继续想办法,把存款增加,达到富人水平。
第三,为自己缴纳社保,安排晚年的生活;给孩子读书,学一学艺术等。
第四,担心家庭开销太多,一直很焦虑,尤其怕失业、生意失败等意外情况。
三十万存款带来的幸福指数,是不高的,对于家庭的几十年,如杯水车薪。
02
在农村,一个人要存款三十万,这是有很大难度的。
种地的人,一年种地十几亩,收入也就是几万块,算一下成本,纯收入就更少了。
养羊、养牛、养猪、养鸡等,投资几万块,收入也就是几万块。
还有打零工,可能一天就一两百,还不是每天都有。
到附近的木材加工厂、超市等地方打工,一个月也就两三千,收入也很低。
农村人的存钱,基本上是“凑成的”。也就是说,通过多种的经营手段,把零零散散的钱,凑一起,然后存起来。
并且,农村人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从牙缝里省钱,才有存款。
钱来得太难了,因此农村人的存款,是很难“倒出去”的。他们会严防死守。
看一些老人家,他们过世之后,存款还原封不动。这就说明,花钱方面,尽量小气。
存款可以不用,但是不妨碍农村人生活有底气。
一旦家庭有存款了,这人的声音,都高了几个分贝;干农活的时候,都精神多了。
最要紧的是,存款是农村人养老的保障。
如果一个老人,自己种地,也有一定的存款,那么晚年也不怎么发愁。他们一个月的开销,可以控制在三百,低到无法想象。
水是井水,一分钱不要;电灯是瓦数很低的,不到天黑,是不舍得打开的;燃气基本不用,而是用柴火、藕煤等。用电炉子,肯定舍不得。
如果是山区,空调是不会买的,电风扇也很少用。
还有衣服裤子,也就是到集市去买地摊货,几十块钱一样。
建房子的话,也开支不大,并且建好之后,几代人都可以住,不存在房贷这一说法。
就是一些年轻人,也喜欢买车,还互相攀比。这一点,可能成为花钱的大窟窿。
整体算起来,农村人存款三十万,幸福指数高一些。
你别看农村人抠抠搜搜,他们有了存款,精神好得很,就是吃腌菜萝卜,都觉得幸福。
就如罗曼·罗兰说过的:“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
农村存款难,但是消耗也难,存款三十万,可能是很多人的极限,也是很多人幸福的根本。
03
你有了三十万,愿意在农村生活,还是城里生活?
作为年轻人,多半会在城里,毕竟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还有无限的可能。
作为五六十岁的人,想去农村生活,有钱慢慢花,日子慢慢过,灵魂也自由。
一些退休的老人,拿着存款和退休金,到农村生活,那就太美了。极少的开支,换来慢生活,感受傍晚的风,春天的雨。
也看过一部分中年人,把大城市的房子卖了,回到小地方生活。生活的速度一下子慢了,也不焦虑了。
你终究有一天会发现,生活是否幸福,不仅仅是存款多少,还靠自己对未来的选择,心态的调整。
此心安处是吾乡,果真如此。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