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9月5日,在安阳市召开的农业强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峻川介绍,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两高四着力”,坚持绿色、创新、协调发展理念,扎实开展“七大行动”,加快构建新型乡村体系,推进农业增收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事,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全面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面对暖冬、干旱等不利因素,安阳市狠抓小麦田管与防灾减灾,438万亩小麦颗粒归仓,实现夏粮连续丰收。秋粮种植面积达408.6万亩,针对前期旱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通过灌区引水、排查机井、人工增雨等措施,受旱农田基本“清零”。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6.85亿元,增速3.6%,位居全省第一。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安阳市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发挥“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平台”作用,线上纳入监测对象占比78.76%,累计消除风险11234户34392人,风险消除率83%。建成帮带载体327个,带动2.34万户群众户均收益5200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全市形成特色杂粮、优质花生等特色产业格局,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0家,提前完成年度目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增至49家。推广“三变”改革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农村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占比分别达100%、80%。农村产权交易总额达5.91亿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600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果。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推进中国农科院安阳创新基地建设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助农富农步伐,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应用新场景。
积极抓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以宜居宜业和美先导区建设为引领,内黄县、林州市入选省级培育型先导区,80%以上和美示范村纳入片区规划。通过试点上门收垃圾模式,每村年减保洁支出3万元;新改建空心宅院1500余处,整治坑塘近2000个,走出一条“绿”“富”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一步,安阳市农业农村局将锚定农业强市目标,持续推进重点任务,奋力谱写安阳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提升新篇章。
编审:孙喜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