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郑州只有一天时间,我只推荐这里——河南博物院。
一眼千年,千年一瞬,24.9万余件(套)国之重器的凝聚成一个浩瀚宇宙。
九大镇院之宝,将我们的视野从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慢慢交错在北宋的细腻时光中,让我们在感受老祖宗的顶级审美和超前思想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汇中展开了一场“只有你和他们”的独家交流。
一楼1展厅|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
如果说,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以规模上的气势,震撼我心灵的话,那么眼前的这一支来自8000多年前的笛子,则以空灵的音色想象,使我梦牵魂绕。
贾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鹤类禽鸟中空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制成,共钻有7个音孔,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且音色优美,空灵(据复原件研究),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吹管乐器,被誉为“中华第一笛”。
一楼2展厅|杜岭方尊|商代早期
商代早期文物,1974年出土于郑州张寨南街,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大型青铜方鼎之一,也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装饰饕餮纹与乳钉纹的中国礼器。
鼎是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器物,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用途。随着国家在中原的诞生,历史又赋予了“鼎”新的文化内涵——权力的象征。
一楼2展厅|“妇好”鸮尊|商代晚期
在介绍这件重器之前,忍不住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殷墟遗址。
殷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其所在的安阳是河南旅游一定一定要去的古都(中华古都之首),这片古老土地上所出土的文物不仅是重器,也能称之为“国器”。
“妇好”鸮尊就出土于殷墟妇好墓(1976年),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因内壁有铭文“妇好”二字得名。
鸮,在古代是对猫头鹰类鸟的统称,于商代被视为智慧的象征,也表示勇武的战神而赋予辟兵灾的力量。
妇好作为商王武丁的妻子,生前曾多次领军,征战沙场,参与国家大事,这件重器(其随葬品极为丰富)不仅体现了武丁对妇好的尊重与宠爱,以及她自身地位的显赫与善战的本领。
一楼3展厅|玉柄铁剑|西周晚期
谁能想象,这把看似平平无奇的铁剑,将我国的人工冶铁历史推前了近两个世纪,是我国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它由玉、铜、铁三种材料制作而成,剑身外还有丝织品包裹的痕迹,被誉为“中华第一剑”。
四楼13展厅|云纹铜禁|春秋时期
看到它第一眼的时候,就觉得“眼熟”,眼熟于透雕云纹的美感,眼熟于失蜡法的技艺。之所以眼熟,是因为这样的青铜器在春秋时期颇为常见,但能成为“镇院之宝”却很罕见。
这是贵族祭祀、宴飨时摆放酒器的几案,主体是透雕云纹,错综复杂,四周攀附12条龙形怪兽和12只虎形怪兽,缠绕交错之间,彰显着神秘浪漫的楚风神韵。
据了解,此重器出土时残破不堪,在没有任何修复案例可以参考的环境下,河南博物院的修复工作者们在经过26道修复工序,历时两年11个月,最终将这件精巧绝伦、工艺复杂的云纹铜禁还原并呈现给世人,堪称奇迹。
一楼4展厅|莲鹤方壶|春秋晚期
1923年出土于新郑郑国国君大墓。作为青铜酒具的一种,此壶并不一般,它体积高大,装饰华美,铸造工艺复杂,可能是郑国国君的陈设品,是主人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春秋时期,旧的礼制迅速崩溃,新的观念逐步形成,青铜器的风格也从之前的肃穆转变为活泼、自由,而这件莲鹤方壶正好了体现当时的那一个“崭新时代”。
莲鹤方壶出土时为一对,有“并蒂莲花”的惊世之美。另一个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青铜馆。
冷知识|“先有郑公大墓,后有河南博物馆”。郑公大墓的发现开启了河南文物事业之路,河南省博物馆筹委会于1927年成立,所出土的青铜器成了河南省博物馆的首批“镇馆之宝”。
二楼5展厅|四神云气图|西汉时期
当我走到5展厅,不经意间的一瞥,真有了“一眼千年,千年一瞬”的具象化感。
当其他游客在壁画前或驻足,或走动时,画上的青龙、白虎、朱雀等神兽仿佛活了一般,灵芝散发着千年的气息、花朵在绽放中再次绽放,弥漫着的云气纹犹如飘带一般突然将我萦绕,有一瞬间,我愣在了另一个时空。
整个壁画长5.14米,宽3.27米,以朱砂红为底色,上面用白、绿、黑等颜色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等神兽,以及灵芝、花朵和云气纹等吉祥图案,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画面最大、级别最高、保存最为完整的壁画,被誉为“敦煌之前的敦煌”。
二楼7展厅|武则天金简|唐
此金简的发现,堪称“石破天惊”,是目前唯一见到的、与武则天有直接联系的可移动文物。
一代女皇武则天晚年的心路历程被公诸于世:大周国主武曌信奉道教,渴望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命使臣胡超到中岳嵩山山门投递金简代她祭拜,乞求道教中的三官九府为自己祛病赐福,落款为公元700年七月七日。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金简是1982年5月,河南登封县农民屈西怀在中岳嵩山峻极峰的石缝中所捡到。天子心迹的简为何会被遗落在石缝中?遐想万千。
四楼10展厅|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北宋
关于汝窑,最浪漫的一句形容依旧是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当年,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一问世,即火遍大江南北,就在所有人以为这句浪漫到极致的歌词值得就是“青花瓷”的时候,汝窑的细腻沉淀一下子钻入了我的心窝。
传说,宋徽宗赵佶做了一个雨过天晴的美梦,便下旨给烧瓷匠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于是乎,在工匠们的不懈努力下,才有了汝瓷这般颜色。有文献记载:“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
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这件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是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而且是极为少见的刻花作品,其稀世程度,可见一斑。
看完这九大镇院之宝,不得不给河南博物院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