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二安镇西部高标准良田种植示范区,种粮大户徐永齐的300多亩复合种植田格外亮眼,玉米穗棒挺拔,大豆鼓粒渐丰。
“从选种、播种到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指导。”徐永齐介绍,如今玉米顺利进入灌浆期、大豆进入鼓粒期,长势非常好,一个月左右就能收获,预计玉米亩产1300多斤、大豆亩产300多斤。
今年麦收后,内黄县组织90多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作物生长需求开展精准指导,通过推广高精准量播技术、完善机井配套设施、落实滴灌设备与水肥一体化管理等举措,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高效落地,为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筑牢生长基础。
“现在是玉米、大豆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期,直接关系到灌浆速度和籽粒饱满度。”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刘志合蹲在田埂间,一边翻看玉米叶片,一边向种植户叮嘱,“玉米要重点防南方锈病、大斑病,大豆得盯紧叶斑病、食心虫、斜纹夜蛾和根腐病,这些环节抓牢了,才能保稳产、促增收。”
为何要推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刘志合给出了答案,“这种模式是传统间作套种的创新升级,玉米高秆能为大豆遮荫、减少水分蒸发,大豆根瘤菌可固氮、为玉米提供养分,二者互不争阳光、不抢养分,既能实现‘一季两收、粮油双赢’,还能提升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率,秋粮生产更高效。”
内黄县13000多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即将进入成熟收获期。“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做好田间技术指导,确保‘一地双收’见效。同时,依托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助力玉米大豆兼容发展、粮食油料双丰产,用硬核技术保障种植户多种地、种好地、多增收,守好‘粮袋子’,端稳‘饭碗子’,拎稳‘油瓶子’。”内黄县农业农村局特聘技术员、高级农艺师杨广军说道。(来源:内黄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