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乡村振兴看内蒙古|返乡青年“慧”种番茄 新型农业结出“金果”

   日期:2025-09-09 04:01:42     来源:央广网    浏览:0    评论:0    

央广网阿拉善9月9日消息(记者刘一晨)连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一片丰收喜悦。农户们正忙碌地将新采摘的西红柿进行分拣、装箱,火红的果实映衬着笑脸,勾勒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的生动图景。

这批备受市场青睐的西红柿,凭借绵密沙瓤、酸甜鲜美的独特口感,赢得了“温都尔勒图镇牌”的美誉。背后的品质支撑,是该镇大力推广的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现代农业技术。据悉,相关技术的应用使西红柿优质果率提升至90%以上,产品远销多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抢手货”。

新鲜的西红柿(央广网发 徐榕 摄)

在塔布呼都格嘎查,百余亩西红柿地宛如一片“红海”。种植技术员何江鸿欣喜地算起增收账:“今年种植的西红柿品种好、口感佳,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2万斤。按照每斤1.2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纯收入在6000元到8000元。”不仅如此,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有效带动了就业。另一位技术员李世文介绍,从育苗到采摘各个环节,优先聘请周边村民务工,日均收入可达160元。截至目前,已带动60余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嘎查的西红柿储存库内,河南、甘肃等地的收购商络绎不绝。“早就听说这里的西红柿品质好、沙瓤足、口感正,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一位收购商赞叹道。产销两旺的红火势头,可见一斑。

与传统农耕景象不同,如今在温都尔勒图镇的田间,涌现出许多返乡青年的身影。何江鸿、李世文正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准的市场眼光,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饱满的“红色果实”,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满车的西红柿(央广网发 徐晓瑶 摄)

巴润霍德嘎查党支部副书记阿荣娜也是一位返乡青年。几年前,她放弃城市工作,回村承包了700亩田地。非农业科班出身的她,主动学习现代化种植技术,从土壤改良到智能灌溉,从品种选育到精准施肥,一步步成长为专业的“新农人”。她表示,“今年,嘎查80后、90后种植户已占总数的两成,户均年收入超过40万元。”“回乡种地”不再是无奈之选,已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温都尔勒图镇将“引才务农、以才兴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把外来人才和本土返乡青年纳入嘎查“两委”后备人选培养计划,并对优秀大学生回村任职给予专项激励。在本届嘎查“两委”换届后备人选中,35岁及以下年轻人占比达35%,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更达到50%。

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从“传统种植”到“新型农业”,温都尔勒图镇的西红柿产业不仅丰富了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更实实在在地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多的青年以“新农人”的身份,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青春篇章,让“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也为“丰收”二字增添了最踏实、最温暖的底色。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