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诗中淇奥 碧波悠长(“两山”理念在河南)

   日期:2025-09-10 08:02:31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诗经·卫风·淇奥》

■核心提示

《诗经》、唐诗、宋词中描绘的绿水青山、茂林修竹,不仅留存于泛黄的书页之中,也穿越悠悠岁月,与当下的生活渐次重合。通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生态治理让千年诗意与现代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原山水间交相辉映,绘出一幅幅充满文化意蕴的生态画卷。

今天起,本报推出“诗中风光今又现”系列主题报道,记者将循着古典诗词的线索,以古今对比的视角,记录中原大地上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鲜活故事,生动呈现河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实践成果与壮阔图景。

□本报记者 陈晨 实习生 李晨龙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两千多年前,《诗经·卫风·淇奥》以清丽婉转的诗句,勾勒出淇河两岸绿意葱茏、生机盎然的景象。作为一条从《诗经》中流淌而来的文化之河,淇河承载着千年文脉,源远流长。

9月6日,在鹤壁市淇河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们放缓脚步,倚栏拍照。垂柳、碧水、青草与水鸟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处处洋溢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

近年来,淇河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2021年更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提名案例。自《诗经》以降,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描绘淇河两岸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的诗词,为其赢得“中国诗河”的美誉。

这样的成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鹤壁自上而下多年来的精心呵护。

在淇河淇县段,王东成像往常一样,一边巡视岸边,一边清理垃圾。今年65岁的他,已在巡河岗位上坚守了整整10年。“村民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主动参与到了河道治理中。”王东成感慨,“治水必先治人心,开展河道治理必须从源头抓起。”

“为实现淇河的长治久清,自2009年起,我市正式实施淇河护河员制度。”鹤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云彪介绍,“护河员承担双重角色:一方面是卫生员,负责清理沿岸垃圾、打捞河道漂浮物;另一方面是监督员,及时制止影响淇河生态的不文明行为。”

为美丽淇河划定制度红线。鹤壁始终将淇河生态保护置于重要位置,以立法保护为先导,在全省率先为独立河流立法,颁布施行《鹤壁市淇河保护条例》,设立专职保护管理机构,严格落实河长制,将淇河保护纳入法治化、常态化轨道。

鹤壁市幸福河湖(淇滨段)淇河视频监控中心犹如一座“智能中枢”,电子屏幕上,实时切换着不同河段的画面——水流态势、水质水文监测、生态物种抓拍,一切尽在掌握。

“系统就像是给淇河安上了一双‘智慧的眼睛’,不分昼夜,持续在岗。”鹤壁市水利发展中心综合科科长李路说,视频监控中心已成为淇河智慧治理体系中的核心一环,让保护工作实现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据了解,从2018年起,鹤壁启动智慧淇河系统试验,建设了视频监控点10处、水质监测点2处、水文监测点1处等硬件设施,配套APP及微信公众号等支撑平台,“智慧淇河”覆盖鹤壁段全流域。

“为系统改善淇河生态环境,我们坚持立法先行、多策并举,以‘三水统筹’和‘城河共治’为核心策略,协同推进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持续激发淇河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邓云彪表示。

如今,鹤壁伴河产业兴旺,群众依河生态栖居,生态沿河自然回归。鹤壁正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上坚定前行。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走进淇水诗苑,仿佛步入一条诗歌的长河。这里汇聚了1500余首诗歌,既有古代的悠远回响,也有现代的清新吟唱。

诗中的淇水,从未远去。它流淌过千年的文字,正映照着今天的清澈与翠绿。鹤壁以河为脉、以绿为底,正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道上稳步前行,让淇河持续焕发时代的光彩。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