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曾倩 通讯员 李会范
“太感谢综治中心了!从反映情况到工资到账才一小时!谢谢工作人员和法院同志,这份帮助我会记心里!”近日,邓州市综治中心接到一名勤工俭学学生小黑反映,务工收入被拖欠,通过在线联动市法院、当事人、见证人,于一个小时内,即调解了该“急难愁盼”问题。这一小时的高效处置,让她感受到基层治理的速度与温度,也成了邓州综治中心快速化解矛盾的生动缩影。
在邓州,“挂图作战”的基层治理模式不仅让矛盾化解有速度,更有温度,一个个鲜活案例见证着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除了勤工俭学大学生小黑一小时追回拖欠工资的高效处置,类似的温暖故事不断上演:穰东镇69岁杨某某,所建房屋与高压电线杆距离过近,影响出路有存在安全隐患,综治中心立即组织电力部门、调解员和网格长,开展调解,两天内完成高压电线杆的迁移工作;文渠镇白某与谭某某夫妻闹离婚,人民调解团队介入后,结合婚姻登记部门提供的过往矛盾记录,从情感疏导到家庭责任梳理,最终促成两人冷静沟通、重归于好。这些案例背后,是“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机制的精准落地,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县”成为常态。
邓州市综治中心如同敏锐的“民情雷达”,通过110警情、12345热线等11类渠道织就预警网,更以“调解优先、诉讼断后”闭环化解矛盾,让司法服务沉到群众“家门口”。此前,工人惠某某被拖欠工资焦虑不已,来到中心后,工作人员迅速联动法院、当事人及见证人,仅3天便帮他追回30300元“辛苦钱”。像这样的高效服务比比皆是:湍河街道许庄村群众胡某某与邻居因出路问题,摩擦不断,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当即联动办事处、社区网格员开展“圆桌调解”,仅用一天明确解决方案,双方握手言和,第二天开始了道路的修缮。如今,这张扎根基层的治理网,正让万千群众的急难愁盼在“家门口”高效解决。
邓州综治中心以信息化为治理注入智慧动能,通过“H”型体系打通110、120、12345及数字城管平台,“一网通管”APP让纠纷在指尖流转。
平台汇聚警情、舆情等数据,经碰撞比对精准识别风险点,实现“一屏统览”指挥调度。近期,系统监测到湍河白牛镇土楼村段有未成年人不断出现,立即推送预警,网格员联动志愿者劝阻185人次,及时消除溺水隐患。此外,还组织群防群治活动1112次,消除消防隐患486件,将风险消弭于未发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