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阳贵安紧扣数字活市战略与数字经济“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以科技赋能为核心驱动力,深度推进数字技术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农业流通业、农旅及服务业“五业”深度融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全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在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巨型LED大屏上贵阳贵安各区市县的农机作业量实时更新,作业轨迹一目了然。
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 韦朝议:这套“北斗农机管理系统”集成了北斗导航、5G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接入全省农机服务组织、数据,能实现调度闲置农机跨区域作业。同时,可以记录每一套农机的作业面积。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以数字技术为种植业注入新动能,持续推进农机北斗应用试点改造。
截至目前,贵阳市已安装277台北斗作业监测终端,线上监测作业面积达7.49万亩次。同时,提升楠木渡、南江种苗中心数字化水平,年产种苗超1亿株;在水稻等主产区布设38个“四情”监测点;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效率提升40%,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
养殖业数字化转型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研发的“彩牛之家”和“牛通网”就是数字赋能养殖业发展的案例之一。
贵州东彩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刘东亚:第一可以帮养殖户算账,第二可以做金融服务,第三相当于买保险。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养殖户解决日常管理、采购、销售等问题,这是为养殖户量身定制的产品,他可以通过系统来管理牧场。
今年,贵阳贵安依托德康、富之源、温氏等龙头企业,集成环境控制、生长监测、电子耳标、精准饲喂等技术,建成234个智慧牧场,带动1000余户肉鸡养殖户、200余户生猪家庭牧场智能化改造;推动水产养殖数字化改造,应用水质检测、智能增氧、循环水处理等设施设备,建成智慧渔业基地3个,有效降低养殖成本与风险。
在数字赋能加工业领域,数字技术正重塑传统产业价值链条。走进修文县贵州盼诚食品有限公司现代化屠宰加工基地,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精密仪器完成初步处理后,工人对不同鲜肉产品精细切割,效率较传统模式大幅提升。
贵州盼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天池:单位产能方面,生产线设计生产时速为每小时450头,传统工艺生产时速为每小时20头,产能提升约2150%;人力成本方面,单班屠宰2000头生猪所需人力资源在40人左右,传统工艺达到单班2000头产能则需投入更多人力。
今年,贵阳贵安聚焦“三品一菜”,集成应用清洗分级、加工包装、品质监测等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建成黔康盼诚肉制品加工项目,开展鲜肉精分割及深加工,预计年产值突破10亿元;落地“修文猕猴桃”智能分选线,对果径、糖度进行分级,分拣能力达75吨/天;建成贵安精制茶加工全自动化生产线,年产能达4万吨以上。
数字农业发展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观山湖区翁井村无人机培训基地,140名学员正在进行作业模拟训练。作为贵州首个获得CAAC认证的农业无人机培训机构,这里已培养出300余名持证飞手,助力贵阳贵安农业产品流通业发展。
贵州银鹰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 黎松: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培训和实操,考试之后取得民航局颁发的飞手执照。
今年,贵阳贵安持续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强农村直播电商、无人机飞手等技能培训;通过扎佐农产品物流园智慧农批云平台,实时监测1600种以上农产品价格,服务各类主体2万户以上;建成贵阳种子质量检测鉴定中心,实现40余家种业重点企业种子销售二维码追溯管理;推动畜禽屠宰溯源查询和亮码销售。
在数字赋能农旅及服务业上,贵阳贵安借助数字技术挖掘农业功能。支持观山湖区数字乡村试点,引入40余家新兴企业打造“小兰山”乡村数字旅游IP;打造“村村旅居”盘活闲置农房,发布信息6675条,引资改造民宿超100栋,带动农户增收250万元。
下一步,贵阳贵安将强化多维协同,聚焦数字“赋能政府、企业、基层、群众”要求,充分发挥行业组织、“链主”企业、龙头企业作用,总结推广一批适应实际需求的应用场景,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
记者/黄雷 罗晶
编辑/潘雯颖 责编/杨青青 审核/陈明 终审/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