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暴雨天气安全指南: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日期:2025-09-11 14:31:02     来源:大象新闻    浏览:0    评论:0    

暴雨来袭,不仅会打乱出行计划,更可能带来严重的次生灾害。掌握科学的防范和应对方法,是保护自身和家人安全的关键。以下为您梳理从预警、防范到避险的全方位注意事项。

一、 暴雨来临前: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1. 关注预警信息:

· 通过手机APP、电视、广播等渠道,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雷电、大风等预警信号(如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红色为最高级别,需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 了解预警含义:橙色以上预警,意味着建议停工、停课、停业,应尽量避免外出。

2. 检查并做好居家防范:

· 检查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必要时进行加固。住在低楼层的家庭,可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沙袋等。

· 清理排水设施:检查并清理阳台、天沟、地漏等,确保排水通畅,防止雨水倒灌。

· 电路安全:检查家用电器线路,确保漏电保护装置正常。如住所地势低洼,必要时可提前切断电源。

3. 准备应急物资:

· 应急包:准备一个随时可拿走的应急包,内含:手电筒、哨子(求救工具)、充电宝、少量现金、必要的急救药品、饮用水和不易腐烂的食品(如饼干、巧克力)。

· 生活物资:提前储备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以备不时之需。

二、 暴雨进行时:减少外出,科学避险

(一) 室内安全篇

1. 远离危险源:切勿触摸裸露的电线、开关等带电设备。远离门窗、墙壁,防止玻璃碎裂或墙体导电伤人。

2. 谨慎用电:如家中进水,应立即切断总电源,防止触电。

3. 避免使用燃气: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

(二) 户外避险篇(如必须外出或被困户外)

1. 选择高地,避开低洼:

· 立即向地势较高的地方转移,避开桥下、涵洞、地下通道等低洼地带。

· 警惕井盖,绕开积水严重区域,防止跌入窨井、坑洞。

2. 远离带电设施:

· 远离电线杆、路灯、广告牌等电力设施,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 如感到脚下发麻,应立即止步后退,可能是漏电征兆。

3. 谨慎涉水:

· 能不涉水则不涉水。若必须通过,先用木棍、长柄雨伞等试探前方水深及路面情况。

· 15厘米深流水即可使人跌倒,30厘米深流水足以冲走车辆。切勿盲目涉水。

4. 交通安全:

· 行车安全:暴雨时尽量不开车。若已在路上,请开启雨雾灯和示廓灯,低速慢行,避开积水。若车辆在积水中熄火,应立即弃车到高处躲避,切勿在车内等待!

· 公共交通:听从指挥,避免进入地铁等地下空间。

三、 暴雨过后:警惕次生灾害,注意卫生防疫

1. 勿立即返回:暴雨后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山区的居民要警惕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风险,确认安全后再回家。

2. 检查房屋安全:返回家中后,先检查房屋结构是否安全,用电设备是否被水浸泡,确认无误后再接通电源。

3. 做好清洁消毒:及时清理居室和周围的淤泥、垃圾,对被污水浸泡过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防止蚊蝇滋生和疾病传播。

4. 饮用安全水源: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被水淹过的食品一律丢弃。

5. 避免接触污水:尽量不要接触积水,因积水可能混有污水、化学物质或携带病原体。如需清理,务必穿上胶靴、戴好手套。

总结:牢记关键原则

· 听预报:提前关注气象预警。

· 少出门:暴雨时最安全的地方是室内。

· 避低洼:向高处转移是关键。

· 防触电:远离所有电力设施。

· 重防疫:灾后清洁消毒必不可少。

暴雨无情,但准备充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请将此指南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安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