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南海区召开2025年区长督办重点提案工作会议,对《推动农村集成式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济转型》重点提案的办理情况进行专题督办。南海区区长王勇与提案者、政协委员、行业专家、社区代表等共聚一堂,为南海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把脉问诊”、献智献策。
王勇表示,推动南海农村集体经济改革,要在政治上以党建为核心,在经济上以活化为目标,在文化上以品牌为引领,在社会上以共建为原则,在生态上以常态为保障。
多方献策
加快探索南海农村改革发展路径
会议上,作为提案主办单位,南海区农业农村局汇报了提案办理进展与阶段成效。在充分吸收提案建议的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局重点从强化人才引育、优化收入结构、推进资产整合、规范福利分配等六大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从单一依赖租金收入向多元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聚焦强化人才引育,南海通过培育本土骨干、创新激励机制、构建文旅人才体系等方式多渠道“招引育”优秀人才。如建立同心文化发展基金,实施文艺家驻村、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组织2600余名文艺家驻村,培育特派员18位,为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升级提供人力支撑。
在推进资产整合方面,南海通过深化“三资”整治、构建集约流转机制、明确物业集约经营指引、建设集体资产“数字云图”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提升资产集约化水平和运营效能。同时,通过优化资产交易平台与推动老旧物业升级改造“双轮驱动”,进一步释放集体资产增值潜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接下来,南海将围绕“分润模式”落地、引导资金活化利用、攻坚资产集约整合、优化提升数字赋能等重点环节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南海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
提案者、南海区政协委员、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沈庆对提案办理成效表示满意,并建议在合同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方面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数字化基础上走向智能化。
南海区政协委员、行业专家、社区代表等积极建言献策。陈雪婷 摄
南海区政协委员、里水镇公共服务办副主任级聘员梁文莹则建议构建一套集体资产产权价值管理体系,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金融”体系。大沥镇沥东居委会副主任、经联社副社长陈楚鹏建议,从选优配强头雁队伍、深化“三资”管理改革、赋能新型经济业态等方面入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元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现场,学者专家也提出相关建议。佛山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钟先锋,站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推动政策资源均衡布局、强化福利分配机制的公平性与透明度等7项建议。特别提到,要建立“政府—企业—高校—村集体”常态化对接平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农村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可联合开展“乡村振兴硕士班”“职业经理人定制培养项目”,为农村持续输送高层次经营管理和技术技能人才。
凝聚共识
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共建、共治、共享
“精准、集约、规范、系统!”现场,王勇对本次提案表示认可,认为委员、专家所提意见建议具有很强启发性和可操作性,对下一步南海农村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体现了政协的履职高度和水平,要求各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抓好落实。
展望未来,王勇提出了多项发展建议:在政治上以党建为核心,抓好农村党组织换届,选优配强村居书记与班子,发挥党建在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中的引领作用,保障改革方向与发展力度;在经济上以活化为目标,推动资产、资金、经营模式、人才资源活化,引入“乡村CEO”等,打破路径依赖,提升集体经济活力;在文化上以品牌为引领,打造文化南海特色IP,结合传统与时尚文化、文化事业与产业,以及各类特色活动提升南海文化影响力;在社会上以共建为原则,立足南海“开放多元”的社会特征,推动全员“共建、共治、共享”;在生态上以常态为保障,长效化抓好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实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提案内容扎实、建议务实,现场发言令人深受启发。”南海区委副书记、区委政法委书记岑灼雄表示,下一步将围绕土地集约、制度设计、农文旅融合赋能等关键环节推动落实。
作为提案联名人之一,南海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光辉表示,将继续抓好重点提案督办工作,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为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陈雪婷
通讯员 麦盛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