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多家银行推出手续费优惠政策,黄金价格飙升深度影响积存金业务

   日期:2025-09-12 14:30:31     来源:华夏时报    浏览:0    评论:0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萌 卢梦雪 北京报道

近期金价持续走强,屡创新高。纽约黄金期货(COMEX)于9月9日盘中达到每盎司3690美元上方,刷新历史纪录。9月1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盘中最高触及每克836元,同样创下新高。

随着市场黄金投资热度高涨,多家银行借势推广黄金积存业务,推出多项手续费优惠活动。包括免除主动积存手续费、买入卖出手续费率优惠等。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强调了长期持有积存金的优势,有银行对持有满一年的客户进行返利、免收赎回手续费,鼓励投资者进行长期布局。

“部分银行提供手续费优惠,本意是借助黄金价格创新高的热度,拓展业务。此类措施可以直接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也会因交叉营销机会而间接增加其他中间业务收入。”9月11日,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他同时提醒,银行在拓展业务时,应以恰当的方式让投资者充分了解相关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

多家银行借势推广黄金积存业务

金价持续走强,显著提升了黄金的投资吸引力。近期,社交平台相关讨论热度攀升,多家银行也顺势加码推广黄金积存业务。

工商银行多家分行推广黄金积存特惠活动,面向个人客户推出多项优惠:购买“工银积存金”可免除主动积存和定期积存手续费,投资“如意金积存”还可享受优惠价格。该行表示,“工银积存金”适合想配置黄金资产、倾向于后续赎回变现的客户。

南京银行近期也多次推广积存金业务,目前个人积存金业务处于限时优惠期,买入手续费低至0.1%,卖出手续费为0.3%。该行还表示,黄金定投类似于“零存整取”,即每月以固定金额买入黄金,通过长期坚持,可平均投资成本,分散风险。

9月10日,光大银行在其零售金融公众号介绍黄金积存产品,对长期持有客户提供回馈,持有满一年返还1%的黄金份额利息,定期投资满一年返还0.6%;此外,持有满一年还可享受赎回手续费减免,做到在同一时点“没有买卖价差”。

“‘持有满一年免收赎回手续费’这类促销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短期交易频率,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但并不能成为鼓励长期投资理念的关键因素。” 杨海平分析道。他认为,部分银行提供手续费优惠,本意是借助黄金价格创新高的热度,拓展业务。此类措施可以直接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如积存金手续费和账户管理费,也会因交叉营销机会而间接增加其他中间业务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在拓展业务时应该以恰当的方式让投资者充分了解该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杨海平提示道。

记者注意到,上述推广积存金业务的银行均在宣传中进行了风险提示。例如,光大银行明确表示,黄金积存产品不等同于银行存款,金价会随市场波动,投资者可能因市场变化而蒙受损失。该行提醒投资者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专家提醒注意合理投资

“今年4月初那波涨得最猛,金价从700多元一下子冲上800元,最高甚至突破830元。”持续关注黄金市场的投资者小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当时不少‘金友’被套在高点,现在这波上涨算是刚回本。”

谈及银行推出的积存金手续费减免政策是否会改变其投资选择,小新表示会考虑:“手续费确实会影响实际收益。”

本轮金价为何上涨?

杨海平向记者分析指出,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带来美元指数下行,黄金价格上涨;二是近期多国央行增配黄金,成为带动黄金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三是地缘政治风险又有新的演绎,避险情绪不断被挑动。

面对金价快速攀升,多家银行已发布风险提示。

9月9日,浙商银行公告提醒,受突发政策、市场情绪变化或国际事件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期剧烈波动,进而导致积存金持仓市值较大幅度变动。该行提醒投资者,应关注黄金市场风险,保持高度警惕,避免盲目跟风投资,以防止在黄金价格剧烈波动时遭受重大损失。

9月4日,建设银行也提示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合理控制仓位,及时关注持仓情况和保证金余额变化情况,理性参与贵金属投资

中国商业史学会老字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春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黄金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但短期走势存在分歧。技术面已进入超买区间,回调风险上升;而中长期看,全球央行购金需求、通胀预期及美元信用弱化等因素仍为金价提供支撑,黄金作为稀缺资产,在资产配置中具有对冲系统性风险的作用。

她提醒,以下三类投资者应谨慎参与:从事短期投机、无法承受价格波动、资金使用期限较短者。

“当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建议不要一次性大额投入,可采取分批建仓或定投策略。”王春娟建议,“若决定投资,应选择正规渠道,明确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