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扎根西部创业有成——记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

   日期:2025-09-14 10:01: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浏览:0    评论:0    

“‘小我’奋斗始终连着‘大我’荣光,民营企业要把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我会继续用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守牢‘粮袋子’,鼓起农户‘钱袋子’。”现场观礼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心潮澎湃。

从天然气行业起步,建成甘肃省第一家民营燃气企业,又将创业多年积攒的资金悉数投入农业,20年多里,尹建敏已带动2.3万余名农户稳定增收。

把握机遇

20世纪80年代末,尹建敏作出了人生第一个冒险决定,大学毕业后就职于电力公司的她毅然辞职,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南下广东创业。

“摆过地摊,打过工,开过饭店,做过贸易生意。”回忆创业初期,尹建敏感叹,收获的不仅是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摸清市场经济生存规则,以及在挑战中锻炼出的洞察力,这成为她日后发展最重要的“底子”。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提出,尹建敏敏锐地嗅到时代机遇,次年5月,她就来到兰州。“那时我还从没去过西北,心里想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实施,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还是产业结构调整,都有巨大商机。”然而,飞机落地后,眼前的场景给了尹建敏一个下马威,“满眼荒凉,心里发慌”。

尹建敏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走遍甘肃、青海,实地考察后发现,贫瘠的图景背后,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她又一次改变人生航向:扎根西部,创业西部。

当时的兰州以工业建设为重心,能源结构亟待优化。尹建敏决定抓住西气东输机遇,进军天然气领域。她选择工业企业较多的兰州市红古区作为注册地,于2001年创立兰州市红古区鑫源天然气有限公司,计划将天然气管线从青海引到红古,让工业企业和居民用上清洁高效的能源。

对尹建敏而言,天然气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推广阻力巨大,尹建敏带领着仅有的5名员工,挨家企业走访,推介天然气。“当时从工业企业到普通市民对天然气均不了解。”尹建敏回忆,在发展第一个用户时,她主动提出先免费试用,满意再签约,“当时投了近4000万元,风险非常大”。

艰难破冰的同时,公司还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幸运的是,当地政府施以援手,尹建敏以在建项目作抵押,成功获得1000多万元的贷款。“企业不是孤军奋战。”她说,“这笔资金帮我们渡过难关,也为公司深耕甘肃打下良好基础。”

2002年7月,红古区天然气输配工程立项;2003年12月,项目开工建设;2004年9月,正式通气运营。随着天然气项目成功服务千家万户,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回顾创业之路,尹建敏总结,创业者既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与韧性,也要学会把握时代脉搏和政策导向,找到市场需求,用过硬产品和服务站稳脚跟。

跨界经营

如今,鑫源天然气公司已建成年输送能力5.47亿标准立方的天然气输配管线79公里,为兰州10家大型工业企业提供能源支撑。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在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并不容易。20年前,民营企业获得气源、架设管道都要通过各类资质认证,手续繁杂,“玻璃门”将企业和市场远远隔开。

近年来,我国打破准入壁垒,民企加速布局能源领域。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尹建敏感慨,“从‘允许进入’到‘保障平等’,在获取气源等方面,民企享受的待遇更加平等,政策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更加广阔的前景”。

尹建敏表示,随着天然气管网从城市铺到乡村,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当前的发展重点是深化低碳能源服务,探索“天然气+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

在天然气业务推进过程中,尹建敏有机会深入农村,也曾为当地产业薄弱、农民增收缓慢的现实感到惋惜。“我们在好时代靠好政策挣到了钱,反哺社会、带动更多人过上好日子是应该的。”2014年,她将创业积累的3.8亿元资金全部投入农业领域,创建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过去我主要做公益捐助,后来发现还是应从‘输血’变‘造血’,做好产业。”尹建敏的想法很明确,通过现代农业激活土地、劳动力和生态资源。

跳出舒适区,跨界经营困难重重。首先是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差别,燃气行业、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为此,尹建敏一方面高薪聘请农业专家,组建技术团队;另一方面与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其次是资金压力,农业项目前期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尽管转型初期已将全副身家投入,但在推进过程中仍遭遇资金短缺问题。尹建敏的打法是,对外拓展融资渠道,争取政府扶持资金和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对内优化资金分配,确保钱都用在刀刃上。

再次是市场开拓难,燃气销售渠道相对固定,农产品则要面对更加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对接电商平台、大型商超,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及各类评选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终于慢慢打开局面。”尹建敏说。

对于天然气与农业两大产业板块的平衡,尹建敏表示,“跨界经营的企业一定要明确好各板块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任务与目标,既独立发展又相互支撑”。

尹建敏进一步介绍,在资源上,建立预算分配机制,根据天然气和农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发展阶段、市场前景等因素,合理安排资金;在运营上,实施“差异化适配、双轨并行”管理,天然气业务守好安全与供应底线,农业板块按作物周期灵活施策。“此外,通过协同机制与跨岗交流实现高效运转。”尹建敏说。

扶贫扶智

如今,鑫源农业公司已构建起“生产+服务+体验”的复合生态,尹建敏的策略是,一产筑牢根基,在生产端通过种肉羊繁育养殖、有机果蔬种植等提高产品品质;二产积极延伸,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餐饮建设,提升附加值;三产激活价值,发展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等业态,拉动消费、打响品牌。

“一产、二产、三产相互贯通,形成种养有根基、加工促增值、服务拓市场的闭环,从而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让农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更充分释放,农民收入也能更加稳定。”尹建敏说。

尹建敏不忘投身农业的初心,她在临夏州东乡县成立东乡县伊东羊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定西市漳县成立漳县鑫源菌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培养当地群众技能,带动他们就业。

在东乡县发展羊产业时,尹建敏带领团队走访了东乡县9个乡镇、40多个村,白天与有关部门和农户研究对接,晚上与外地专家视频开会做方案。

漳县的食用菌产业则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由公司提供菌种、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由合作社组织农户种植,负责日常管理。

“扶贫先扶智”是尹建敏始终坚持的理念,她希望农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不仅成立田间学校,聘请专家下乡培训,还派出技术员到签约农户集中的片区、村社,长期开展蹲点技术服务。

“产业发展的根基在于人,‘扶智’不是简单地教技术,而是帮农民打开视野、提升能力。”在尹建敏看来,只有农民掌握真技术、学会新方法,才能从“跟着干”变成“主动闯”,最终脱离帮扶,依靠自身能力发展。

“有位叫马安果的妇女,没有念过书,刚来食用菌公司时什么都不会,现在能独立管大棚。”尹建敏说,“她还带领村里更多妇女走出家门,一年挣上几万元,生活好过了很多。”

如此大规模投身乡村,公司内部起初有不同声音,外界也质疑。部分人担心会分散公司资源与精力,影响核心业务发展,对帮扶项目的长期效益心存疑虑。面对这些担忧,尹建敏一方面分享市场调研数据,让大家看到特色农产品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明确资源分配与协同发展机制,确保乡村全面振兴项目与核心业务相互促进。

“我始终坚信,行动是最好的回应。”尹建敏介绍,如今鑫源农业公司已经打造3个标准肉羊养殖基地、4个有机果蔬种植及食用菌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东乡县的羊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劳动力返乡就业,缓解了农村“空心”问题,漳县的食用菌产业让瘠薄的土地变成聚宝盆,激活了土地价值,“产业兴则乡村兴,培育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才能让乡村有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人气朝气”。(经济日报记者 曾诗阳)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