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样板”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探索新路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彤、通讯员夏颖)9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共性技术创新及应用”现场观摩会在枝江市举行。参会专家认为,通过水碳氮协同调控、农药残留降解和农田排水沟塘协同蓄用,可实现减污降碳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转型。“枝江样板”为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同类农业产区的绿色转型提供可复制经验。
项目专家介绍,本次示范核心在于引入“水碳氮协同调控”理念,对水分、秸秆和肥料进行精准管理,在不增加农民成本前提下,实现氮磷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
示范技术同时构建“田内—田外—沟塘”的三重农药残留降解屏障。稻田内,生物农药、性诱剂减量替代20%化学农药,生物降解菌剂降低30%至40%农药残留。稻田外,太阳能杀虫灯、种植蜜源植物等增加害虫天敌、减少害虫数量。在稻田沟塘,枯水期时放置生物炭基农药降解菌剂,降解沟塘底泥中的农药残留,实现水体深度净化。项目还充分利用农田周边原有沟塘单元构建拦截—调蓄—净化系统,拦蓄高氮磷浓度农田排水,避免直接排入外部水体造成污染,实现“肥水不外流,资源内循环”,大幅削减面源污染负荷,还节约30%以上灌溉用水,变“污染水”为“资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