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人造太阳、人造海水、特斯拉线圈,央美这场科普展让你直观体验“核聚变”

   日期:2025-09-15 03:30:14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0    评论:0    

聚焦能源技术的迭代与文明的进步,将核聚变科学原理与艺术表达相结合,9月14日,科普展览“能源与文明——科学艺术·聚变未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作为国内首个以“可控核聚变”为主题的美术馆级科学艺术展览,该展览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直观地感受到能源的无限潜力,激发人们对未来能源时代的想象与思考。“从筹备初期到最终落地,我们用了近一年时间。展览主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拥有制造太阳的能力’,以可控核聚变为科学底座,阐明其能彻底改变人类文明进程;二是畅想可控核聚变实现,电费降到一分钱,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策展团队代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张兆宏说。

美术馆外的装置《闪电》直观呈现核聚变反应所需的超高温环境,用闪电一样的震撼视听体验,向19世纪末的尼古拉・特斯拉线圈致敬;50吨人造海水组成展厅内的“巨无霸”展品《海》,生动展示海水转化为能源的未来图景;《人造太阳》通过光纤设备将户外阳光引入美术馆,再通过聚光投射,创造出直径5米的“人造太阳”,还原了阳光的能量形态……这些互动装置打破了传统科普的展览形式,让抽象的核聚变原理转化为可感知的感官体验,引导观众深度思考人类与能源的关系。

展览还展示了多件核聚变科学文物,让人领略物理世界的精密与奥秘。从我国最早的托卡马克装置KT-5到东方超环EAST全超导托卡玛卡装置,这些实物和模型记录了中国核聚变研究的关键历史节点,也展现了核聚变研究如何推动全球能源科技的发展。

展览还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观众可通过“核聚变原理闯关游戏”亲自操作虚拟粒子碰撞,实时生成聚变反应数据。“海水能量转换”装置通过模拟海水流动,帮助观众理解从海水到核能的物理转化过程。

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合肥市人民政府联合推出,将持续至10月12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袁云儿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