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民生答卷 幸福加码 | 南阳:金秋时节好“丰”景 果香溢满致富路

   日期:2025-09-18 08:30:41     来源:南阳声速文化传媒    浏览:0    评论:0    

金秋九月,南阳大地迎来林果丰收的旺季。从西峡的“绿宝石” 猕猴桃,到方城的“黄金果”梨,一颗颗饱满的果实不仅承载着农民的期盼,更串联起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西峡台记者 周梦瑶:我现在是在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在我身后的果农们正在将刚刚采摘的猕猴桃进行分拣、装框,处处都充满着忙碌的丰收景象。】

清晨阳光洒向果园,一颗颗套着棕色“防护服”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农孙耀武正带着工人们穿梭其间进行采摘,谈起今年的收成,他满脸笑容。

【西峡县五里桥镇前营村果农 孙耀武:我在我们营里包有30亩地左右,我们种的是一个黄肉品种,今年亩产大概有三千五百斤到四千斤左右,我从2013年开始种,一年一亩地能挣个一万块钱左右,大概就是二三十万左右。】

前营村发展猕猴桃800亩,是五里桥镇猕猴桃主产村之一。全镇猕猴桃品类丰富,黄心、红心、绿心品种一应俱全;从田间到舌尖,色泽鲜亮的鲜果经分拣输送开启华丽蜕变——生产线上,它们化身零添加复合果蔬汁、有机原浆、清爽果酒……多元品种搭配与产业链延伸,让猕猴桃真正成为该县名副其实的“甜蜜名片”。

【西峡县五里桥镇党委委员 武装部长 周大林:今年猕猴桃迎来丰收,总产量达2万吨,产值超亿元。我们的猕猴桃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销往省内外,甚至销往海外。目前,我们镇形成了集科研、生产、储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除了五里桥镇,西峡县的回车镇、丁河镇、西坪镇等乡镇,如今也都发展成了猕猴桃主产地。全县挂果基地超8万亩,年综合效益达22亿元,全县有7万人从事猕猴桃相关产业,大批农民靠着种植猕猴桃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在方城县博望镇前荒村黄金梨种植基地,3000多亩梨园硕果压枝,已全面进入采摘高峰期。果农胡世林的梨园里,刚摘下的黄金梨堆得像小山,胡世林一边娴熟地选果装筐,一边笑着给记者算起了今年的 “丰收账”。

【果农 胡世林:我总共种了12亩黄金梨,今年是种黄金梨以来,品质最好的一年,产量也是最高的一年。按现在市场收购价,一亩地收入八千到一万块钱,今年总的收入大概就是十万块钱左右。】

在村里的销售点,记者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批发商、收购商穿梭其间,忙着包装、称重、结算,一派热火朝天的交易景象。近年来,博望镇借力电商广阔市场,将前荒村打造成黄金梨销售集散地,协调天猫、京东、顺丰、邮政等18 家电商及快递企业在该村安营扎寨,帮助果农拓宽销路。

【方城县博望镇武装部部长 邓富国:下一步,博望镇将以一村一品为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构建起种植+销售+深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让特色产业扎根乡土,惠及群众,铺就一条硕果累累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博望镇黄金梨种植已覆盖38个村,总面积超2万亩,梨产业早已成为全镇的“拳头产业”。一辆辆满载黄金梨的大型货车每天从前荒村驶出,一部分发往全国各地,一部分远销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这沉甸甸的果实,不仅让乡村田野焕发生机,更成了敲开果农幸福之门、助推乡村振兴的 “黄金果”。

围绕特色产业,深挖潜力、再造优势,这几年,南阳各地聚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布局,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探索了一条强村富民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以鲜桃、黄金梨、猕猴桃、软籽石榴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面积已发展至60万亩,年产各种水果类产品68万吨,年产值50多亿元。星罗棋布的特色林果产业,在南阳农村正交织成一张“致富网”,稳稳地托起了农村群众的美好新生活。

南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何爽 程晟 张耀 西峡台 方城台 报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