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深圳特区报】深圳气象主播周禹让传统天气预报变得好玩有趣

   日期:2025-09-18 13:02:4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浏览:0    评论:0    

周禹 (受访者提供)

今年7月,一条名为《深圳盛夏》的短视频火了:灯光骤然亮起,“深圳求贤发布会”现场被Rap的动感节拍点燃。画面随韵律快速切换,公园的葱郁绿意、早茶升腾的热气与深圳北站等城市地标交相辉映。主持人富有感染力的说唱,将深圳的发展现状、宜居生态与人才政策尽数传递,城市的盛夏活力与引才热情扑面而来。

这则不走常规路的气象短视频,正来自@深圳天气主播周禹。

从荧屏到指尖:

传统主播的新媒体突围

2004年,周禹从《深圳特区报》上得知,深圳市气象局正在招聘气象节目主持人。此前做过电台主持人的经历让他对语言表达驾轻就熟,一下子就被选中,从此开始了气象主播之路。

作为年轻的主播,周禹很努力地把节目做好,渐渐也有了些名气。但伴随新媒体时代来临,传统气象播报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于是,2018年,@深圳天气开始尝试做抖音账号。“刚开始,我们只是把电视节目直接切片放上来,效果平平。”周禹回忆道。

转变发生在2021年11月20日。周禹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周六,窗外跟预报一样正下着雨。他兴冲冲打开@深圳天气抖音,想看看好评,结果却大失所望——连续几条只有零星点赞,唯一一条评论竟是:“深圳天气从来没有报准过”。

周禹非常费解。明明做了准确预报,网友怎么还觉得不准呢?思来想去他得出结论——沟通不够!预报的“不准”感,往往源于空间差异(福田下雨,南山晴天)或时间差异(下雨时在家睡觉,出门时雨停了)。想通这点,他萌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做个短视频,轻松地解释解释这种‘误会’?”

周禹想到了电影《两只老虎》里葛优被绑在椅子上指挥乔杉的画面。于是,他一改传统播报的一本正经,将自己“五花大绑”在办公室椅子上,面对镜头抛出一连串灵魂拷问。

爆款背后的坚守:

专业与创意的平衡

这种充满戏剧张力和网感的表达方式,精准击中了网友的好奇心和共鸣点。短视频《强冷空气将于22日凌晨至早晨抵达深圳》很快引爆网络。两天内,人民网新华社等央媒纷纷转发,点赞均达数十万。网友们惊呼,“原来天气预报还能这么玩”“看他的天气播报有刷爽剧一样的快感”。

巨大的流量让周禹隐约感觉找到了气象新媒体传播的路径,同时也带来了冷静思考。大家确立了内容创作的“三条底线”:不低俗、有原则、讲气象,并逐步迭代为更明确的“三条创作原则”:专业性、权威性、趣味性。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周禹又接连创作出《全民防御回南天》《没有什么是捧杀解决不了的》《未来几天的天气都给大家安排得妥妥的了》等“预报+科普”主题短视频,将专业严谨的天气信息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确保市民“收得到、看得懂、用得上”。

很多人可能知道,这些作品剧本由周禹创作,但可能不知道的是甚至后期剪辑也往往由他完成。“表演的节奏、情绪的起伏、气口的停留时间,只有创作者自己最清楚。”周禹解释。为了追求最佳效果,一条2分钟的视频,他常常要打磨3-4个小时甚至加班 到后半夜。

从播报天气到传递城市温度:

气象服务的新内涵

经历了20年的气象主播生涯,从传统的“荧屏主播”蜕变为今天的“主流网红”,周禹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气象主播不仅应该播报天气的温度,更应该传递城市的温度。

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推出了“深圳天气暖一度”品牌,恰好全国多地掀起文旅热潮,许多网友呼唤@深圳天气这个大号来“整活”。具有山海资源的盐田区找到深圳天气和周禹,迅速策划制作了《深圳·春天》短视频。视频以地铁场景展开,周禹在与外地游客互动中,巧妙地将深圳气候、景点与美食穿插其中,受到网友热捧。

“与盐田的这次合作,让我真切感受到‘深圳暖一度’的意义。这温度来自城市的热情、开放、包容与创新。”很快,《深圳夏天》《深圳盛夏》等一系列展现深圳城市风貌与人文气息的短视频与大家见面。@深圳天气这个官方气象账号,已然成为深圳城市文化展示新窗口之一。周禹和他的@深圳天气团队,也正用一个个充满创意和温度的短视频,重新定义着气象服务的内涵。

(深圳特区报记者 方胜)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