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传统养老模式承压的背景下,江西省兴国县以民政部对口支援为契机,围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项目,创新“五个一”举措,以“党建 + 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为抓手,坚持“村级主动、政府支持、互助服务”的原则,积极发挥村级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和老年人互助管理、互助服务功能,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农村互助养老新路径,为革命老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鲜活样本。
在上级民政部门支持下,兴国县不断完善政策机制、多方统筹资源,建成271个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覆盖了82% 的行政村,为老年人提供助娱、助餐、助医等基本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在村两委、社会组织运营管理下,全县互助设施养老点开展活动达1166余场,常态化开展助餐服务8640次,服务老年人25.92万人次。
统筹全局谋发展,构建互助养老“一张网”
坚持一盘棋全面统筹,解决“要素谁保障”问题。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工作专班,统筹协调18个部门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工作。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村妇女主任、新时代文明实践员、驻村“第一书记”等协同推进,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印发《兴国县探索互助式养老模式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兴国县乐龄互助社运营考核方案》《兴国县互助养老“为老志愿服务”激励方案》等政策文件,确保互助养老有章法、可持续。对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的先进组织、个人予以荣誉表彰,并对先进个人实行以奖代补、以服务积分兑换物品,激发各方参与农村互助养老积极性。三是加大资金保障。通过“县级补助一点、乡村自筹一点、群众自付一点、社会组织捐赠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同时将资金保障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民生实事,有效保障互助养老工作顺利实施,确保乐龄互助社长效运营。2024年,全县投入582余万元(其中社会组织投入382万元)用于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
科学布局优资源,打造服务场所“一阵地”
坚持一张网优化布局,解决“规划怎么优”问题。一是高起点规划。在站点选址和布局上,依据各村老年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等情况,优先利用现有场所建设,确保建成一个、覆盖一片,有效解决农村养老难问题,力争实现老年人“玩有伙伴、吃有营养、学有去处、医有保障”。二是高效率利用。坚持因地制宜、盘活资产、方便老人原则,通过对闲置校舍、村委、祠堂等改造修缮,建乐龄互助社、农村助餐点、“一老一小幸福院”等,并配套完善老年活动设备设施,为老年人提供集生活、用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舒心阵地。三是高实效服务。以“村委牵头搭台、老人互助参与、社会力量助力”为核心,让阵地成为互助养老的核心枢纽。在互助点设立“孝老爱亲榜”,常态化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补足老年人“精神之钙”。积极引导身体健朗的老人担任“互助员”,协助照料行动不便的邻里,为其提供帮忙取餐、陪同就医、日常陪伴等力能所及的关爱服务,让阵地真正成为老年人互帮互助、共享温暖的幸福家园。
多元管理激活力,形成运营管理“一体化”
坚持一揽子运营措施,解决“服务谁提供”问题。一是党委政府主导。互助点由所在村“两委”负责运营的由县财政给予补贴,制定运营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站点“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二是公益组织助力。由政府提出需求,引入外部社会组织、县慈善会出资,委托本地社会组织实施助老公益项目,形成“政府主导+社会运作、公益定位+市场经营”的一体化管理服务格局。例如:2021年兴国县引入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北京新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共同发起“银杏家园”公益项目,通过网上募集资金,委托平川社区颐养中心运营3个站点。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25年将3个点扩至到8个点,持续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娱、反诈、精神慰藉等服务。三是自我发展赋能。转变“等靠要”思维,在政府“输血”的同时,实现自身“造血”,形成良性内循环。城区助餐点在优惠老年人助餐、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送餐的同时面向市场,为社会群众提供餐饮服务;农村互助点组织健康老人发展庭院经济,反哺互助点运营。如兴国县老圩村开垦“老年菜地”,将收获的蔬菜用于助餐点食材。
精细管理强规范,严守供给服务“一标准”
坚持一竿子强化标准,解决“站点如何管”问题。一是服务对象聚焦。秉持“突出重点、分类保障”原则,对助娱需求群体普惠免费,对助餐需求群体差异化收费,特困、低保及80周岁以上老人,城区和农村分别按每人每餐5元和3元收取,其他老人分别按每人每餐8元和5元收取,杜绝“泛福利化”,实现了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二是服务内容精准。根据老年人身体和饮食特点,提供助餐、助娱、助医、助安等基本服务,每周更新菜单,每日组织文体活动,每月探视特殊困难老人,与村卫生室签订医养协议,保障老年人安全。三是服务标准适中。坚持“标准既不降低又不拔高”,合理成本控制,每天提供午餐,每餐“两荤一素一汤”,成本控制在10元左右/人,拓展上门送餐服务,确保服务可持续。
多方联动聚合力,建强服务队伍“一体化”
坚持一套拳组合发力,解决“队伍从哪来”问题。一是稳管理队伍。由乡镇分管负责人调度,驻村“第一书记”、村民政助理员等具体负责站点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每个站点配备1名专职人员。二是优服务队伍。引进字节跳动、腾讯公益等头部公益组织,培育专业服务队伍7支,参与站点筹建、运营、管理全过程。引导县内社会组织参与为老爱老服务,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三是募志愿队伍。由村“两委”牵头,按照每5名老人至少配备1名互助员的比例,从村干部、网格员、“五老”队伍中招募640名邻里互助员,带动热心群众参与互助养老,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付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