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沉睡资本”赋能乡村振兴,南海农村集体资金再用活。9月19日,南海区召开农村集体资金再用活工作推进会,解读了南海激活农村集体资金的相关政策,一批村社代表分享了农村集体资金再用活的经验做法,南海对一批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表现突出的村(社区)给予专项奖励,以此凝聚改革共识、激活乡村活力。
接下来,南海将持续推动农村集体资金的用好用活,通过资金高效运转,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最终实现“集体壮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共赢目标,为南海农村集体资金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南海对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表现突出的村(社区)给予财政专项奖励。 南方+ 孙景锋 摄
农村集体资金再用活有了“路线图”
作为全国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南海区农村集体经济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雄厚基础——2024年全区村组两级资产总额近600亿元,总收入约155亿元,在管货币资金约280亿元。然而,在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新形势下,集体资金“躺在账上”“留而不用”的问题逐渐凸显,如何让这笔“财富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成为南海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课题。
会上,南海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伍新宇对《佛山市南海区乡村振兴建设运维资金使用工作指引》(下称《运维资金指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征地拆迁补偿款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下称《征地补偿款意见》)进行了解读,为集体资金从“沉睡存量”转向“发展增量”提供清晰指引与制度保障。
《运维资金指引》聚焦乡村振兴建设运维资金的规范使用,核心在于推动集体资金“留而有用、用而有效”。指引要求各村(社区)严格落实“分六留四”原则,从集体可分配收益中提取不低于20%作为乡村振兴建设运维基金,重点投向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及基础设施完善等领域,例如农村道路修缮、公共空间美化、污水处理设施升级等民生项目。
同时,指引明确了运维资金的“负面清单”,严禁将资金用于非民生、非发展类支出,建立全流程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台账记录、定期公示、第三方审计等方式,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高效,切实将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征地补偿款意见》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征地拆迁补偿款管理中可能存在的“使用随意、监管薄弱”等问题。意见明确了征地拆迁补偿款的专户管理要求,规定补偿款需存入指定银行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细化了资金使用范围,优先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安置、社会保障支出,以及村集体发展经营性项目的资金需求。
两大文件的解读,为南海农村集体资金的规范化、高效化使用划定了“路线图”与“安全阀”,让资金用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后续改革实践奠定制度基础。
“自己家园自己建”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为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再用活,南海一批村居进行了积极探索。会上4位来自不同镇街的村居和社区书记结合基层实践,分享了集体资金活化的典型案例,从民生建设、收益分配、资产改造、资本协同等维度,为其他村(社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批村社代表上台分享经验。 南方+ 孙景锋 摄
桂城街道夏南二社区书记、经联社社长何广镣以“资金投入民生建设,激活乡村活力生态”为主题,介绍了社区将集体资金重点投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通过改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升级儿童活动乐园、修缮老旧小区道路等项目,不仅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还吸引了年轻群体回流,带动社区商铺经营、文化活动开展,形成“民生改善—人气集聚—经济增收”的良性循环。
大沥镇六联社区书记、经联社社长叶聘儿则聚焦“落实收益分配制度,提留资金反哺发展”。社区严格执行集体收益“提留+分红”机制,在保障村民合理分红的同时,提留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升级,例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垃圾分类设施、打造村级文化广场等,既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又为社区长远发展积累了资本。
里水镇甘蕉社区书记、经联社社长叶静雯分享了通过改造经营性资产,实现资产增值的经验。社区利用集体资金对老旧厂房、闲置商铺进行翻新改造,优化空间布局、提升硬件设施,引入电商、文创、餐饮等优质业态,不仅使资产租金大幅提升,还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为集体创造了持续稳定的收益,该实践也让社区荣获“推陈出新”单项奖。
狮山镇小塘社区书记、经联社社长劳宝荣则介绍了“集体资金与公有资本协同,混合所有制撬动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社区通过资金入股、合作开发等方式,与公有资本共同投资建设产业园区、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借助公有资本的资源优势、管理经验,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了集体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资金存放变流动增值”提供了基层样本。
为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南海对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表现突出的村(社区)给予财政专项奖励,并在会上进行了颁奖。
值得关注的是,南海于2023年10月启动的“创新共富1号”中科沃土资管项目,在此次会议上迎来分红时刻。该项目是佛山首个农村集体经济资金资本化创新项目,截至目前收益率超10%,切实提升村集体收益。
集体经济“新三变”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会上,南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岑灼雄发言指出,农村集体经济是南海发展的重要根基,用活集体资金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做好‘加减乘除’法,算好集体资金一盘账”的思路:做好“加法”,通过强化金融投资、推动资产集约、推广“分润模式”,提升资金效益;做好“减法”,以集体资金投入生活性、生产性基础设施,实现综合效益提升;做好“乘法”,发挥专业人才、强村公司、亿元村的带动作用,放大改革成效;做好“除法”,以阳光数字赋能规范“三资”监管,加强廉政建设,去除监管“阴暗面”。
南海区区长王勇回顾了南海农村改革历程,指出过去几十年南海农村改革推动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村民变股民的“旧三变”,这个过程也是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关键。如今,南海农村改革正迎来“新三变”,为集体资金再用活提供路径指引:一是“收入分光变留成善用”,改变过去部分村社收入全部分光的模式,实行“分六留四”,留成资金用于民生保障与公共建设;二是“土地散乱变集约整合”,通过土地集中经营实现“1+1>2”的效益提升,吸引大规模投资;三是“资金存放变流动增值”,推动资金从银行定存转向实体经济投资,推动了集体资金保值增值。
面向未来,王勇对南海推动农村集体资金再用活提出了六点要求:“改革发展,应时而生”,要继承“杀出一条血路、敢饮头啖汤”的改革精神,根据资产规模、经济结构变化,为农村集体资产探索不同的新盈利模式;“民生保障,尽力而为”,发挥集体经济对公共财政的补充作用,在基本生活保障、防疫、安全等领域主动作为;“福利提级,量力而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制定福利政策,避免因福利过度消耗集体经济,影响长远发展;“要素优化,不期而遇”,围绕土地、科技、数字三大核心要素,推动集体资产与优质项目对接,实现互利共赢;“实业为本,同舟共济”,针对农村集体85%以上收入依赖传统渠道的现状,通过调整分润指标培育企业发展空间,让资金真正服务实体经济;“优才善任,脱颖而出”,构建农村人才发展体系,引入专业人才参与社区管理、项目经营、资金理财,以人才活力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会议解读了南海激活农村集体资金的相关政策。 南方+ 孙景锋 摄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为南海农村集体资金再用活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典型经验的推广、金融资源的赋能,南海农村集体资金将逐步从“沉睡”走向“活跃”,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助力南海在农村改革道路上持续走在前列。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通讯员 南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