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智慧农业中央厨房”进村了

   日期:2025-09-20 09:30:27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机械收割、称重装车后,经过十几分钟车程,还冒着湿气的稻谷就被运到粮食烘干中心,经卸粮坑进入全自动粮食烘干机下料口,经十余小时烘干去湿,谷粒便能归仓或走向市场……这样的场景,从今年8月初开始,每天都在泸州市泸县百和镇东岳村的粮食烘干中心上演。

“家门口就能烘干,又快又省钱。”9月11日临近中午,东岳村种粮大户陈勇又陆续往粮食烘干中心拉了20吨新收的湿谷子,种了300亩水稻的他,今年产量达一百余吨。“往年把湿谷子拉到重庆去烘干,运输成本每吨要100元。现在有了粮食烘干中心,既不用担心因天气问题粮食晒不干,也不用再多贴运费两地折腾。”陈勇笑着说。

今年8月初建成投用的粮食烘干中心,建设面积400平方米,拥有2套烘干设备和2座容量500吨的储粮仓,年粮食烘干能力达5000吨,可覆盖百和镇近六成的粮食主产区,覆盖面积达8000亩。

“以前只能拉到重庆永川烘干,现在在本地烘干,公司1年能够节约10万元成本,其中光运输成本就占70%。”粮食烘干中心运营方、泸州市金粮源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先林表示,粮食烘干中心建成投用后,通过智能化设备快速干燥粮食,还可避免粮食霉变,提升粮食储存安全性。

“粮食烘干中心旁边,我们还建起了秸秆综合利用中心,两个中心占地1300多平方米,是泸县首个集粮食烘干与秸秆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服务中心。”百和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李以平介绍,项目整体投入600万元,“这个服务中心就好比我们镇上一个‘智慧农业中央厨房’,既可解决种植户粮食晾晒要‘看天’的难题,也将提高镇上粮食收储机械化水平,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收割、仓储。”

在村上布局这样的现代化农业服务中心,背后有何深意?

记者了解到,泸州正联合重庆市江津区永川区,共建100万亩“巴蜀鱼米之乡”产业集群。作为建设核心区之一的百和镇,有6个村与永川区接壤,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2.7万亩、高粱种植面积1.2万亩。近年来,百和镇以打造“巴蜀鱼米之乡”为总抓手,以现代科技手段赋能传统产业发展,除建设粮食烘干中心、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外,百和镇的科技大棚、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也已建成,正在完善和调试设备。

张先林和镇上也做好了下一步谋划:在科技大棚里,通过自动化水温调节系统,种反季蔬菜水果和培育稻苗、虾苗;在综合农事服务中心里装上“智慧农业”的大脑,运用现代科技,在这片鱼米之乡拓展出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届时,我们这个‘中央厨房’的功能将更加齐全,从产前的育苗,到产中的管理,再到产后的烘干、加工、仓储,都能提供一站式智慧服务。”张先林对未来充满期待。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杰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