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在嵩山之巅捕捉地球“呼吸”(“两山”理念在河南)

   日期:2025-09-21 08:30:29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扫码看更多

□本报记者 李若凡 王铮

清晨的嵩山,云海如白浪般漫过山峦。嵩山国家基准气候站站长、气象观测员蔡冠杰背着设备包攀山而行,海拔1178.4米的观测站就在青山云海间,新一天的大气观测工作,即将从这里开启。

“我们正在推进第二批新增国家大气本底站的站址评估论证,每一组数据都得经得起检验。”9月18日,走进实验室,蔡冠杰直奔监测终端,屏幕上跳动的曲线记录着大气成分的实时变化。

蔡冠杰介绍:“嵩山站现在是国家基准气候站,核心任务是气象要素观测,为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打基础;成为国家大气本底站后,就要重点盯紧温室气体这些指标,给‘双碳’目标攒‘硬核数据’。”

观测员的日常,是与精密仪器为伴的“较真”时光。为保证数据“干净”,站内早已将燃气厨具全部更换为电气设备。“之前用燃气,哪怕轻微泄漏或燃烧排放,都可能干扰温室气体、气溶胶的监测准确性。”蔡冠杰解释。

从清晨的仪器晨检、到全天的实时数据核查,再到夜间的设备维护,蔡冠杰和同事每天要完成数十项操作,全年365天无间断。除了实时核查,每天还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三次交叉核验,对比不同仪器的同步观测结果,确保数据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他们的研究填补了基础空白——作为河南省唯一的高山国家基准气候站,嵩山站观测数据精准补上了黄淮农田生态气候区高山大气本底观测的短板。

依托高山区位优势,嵩山站的数据能追踪到几十至上百公里外的远距离污染物输送轨迹,为区域“双碳”路径优化提供精准依据。如今,这项兼具代表性与科学性的数据已被纳入联合国气象数据资料交换清单,成为全球气候研究的重要一手素材。

眼下,嵩山站的高精度设备正以每分钟一次的频率采集数据,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浓度波动被清晰记录。蔡冠杰指着屏幕介绍:“你看这曲线,和青藏高原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的‘瓦里关曲线’类似,两者都通过高精度、不间断观测,记录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波动。”

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作为欧亚大陆腹地唯一的全球大气本底站,其30年观测形成的“瓦里关曲线”与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全球大气本底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观测数据完全吻合,证实了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趋势。嵩山站的观测数据聚焦黄淮区域,未来将与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数据形成互补,共同完善欧亚大陆东部的温室气体观测网络,为全球数据集构建提供区域支撑。

夕阳为观测站镀上金边,监测仪器的嗡鸣与山间风声交织。这群嵩山之巅的“大气哨兵”,正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每一组观测数据都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注脚,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着河南智慧、河南力量。

职业名片

气象观测员

他们是山巅的“大气哨兵”,24小时监测气温、风速等气象要素,支撑天气预报与灾害预警;同时追踪温室气体、气溶胶等成分变化;日常需维护校准高精度仪器,严控环境干扰保数据“干净”,还需整理分析数据、上报异常,参与国际数据共享对接。他们要保证数据的严谨性,为实现“双碳”目标与气候研究筑基。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气象学等专业功底,还要具备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