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云南一男子评论教育局长免职消息被拘留,最新: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并获赔偿1902元

   日期:2025-09-21 10:03:20     来源:极目新闻    浏览:0    评论:0    

9月20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当事人高光华的代理律师处获悉,备受关注的男子因发朋友圈评价县教体局局长被免职消息而被拘留一事迎来新进展。

△元江县公安局出具的撤销行政处罚决定书

高光华的代理律师胡磊、张具堆均证实,高光华的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元江县公安局依法向高光华赔偿1902.08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经审理查明:高光华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不属实信息,并对他人造成影响的违法行为属实,但其主动到案,并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其违法行为,及时删除不实信息,依法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办案部门在案件办理中未充分保障高光华提出的陈述和申辩权,程序违法,对其行政拘留处罚不当。

△热情元江消息截图。

此外,“热情元江”发布的“元江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人事事项”显示,9月8日,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3次会议通过了免去李文刚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事项。9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元江县第十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决定,李文刚任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目前,县教育体育局局长由原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杨雄太担任。

△元江县公安局出具的行政赔偿决定书

因在朋友圈发布关于县教体局局长的相关消息,云南元江县男子高光华被县公安局认定为属于“诽谤”,被处以行政拘留四日的处罚。

9月19日,潇湘晨报记者从当事人处了解到,高光华不服该处罚决定,已向元江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确认被申请人元江县公安局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并申请被申请人支付国家赔偿金1902.08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

高光华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今年29岁,9月1日,他从一个微信群里面得到消息,时任元江县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某某被免职,他截图后发在了朋友圈,并且评论称:“因为打卡的事造成重大舆情,李局长被免职了。我不是故意的,但希望分管(相关干部)也免职。”

△高光华发在朋友圈的内容。

元江县公安局所作的元公(城)行罚决字〔2025〕182号行政处罚决定书称,高光华在未经查证李某某被免职的真实原因情况下,捏造事实称李某某因当地一涉及暑假假期学生安全的重大舆情事项被免职,致使他人的人格权和名誉权遭到损害。

△行政处罚决定书

高光华对朋友圈所说的“打卡的事”进行了解释。今年7月,元江县要求学生家长须完成两次“暑期安全提醒”手机打卡。高光华认为此举并无实际意义,只会加重家长、老师的负担,属于形式主义。他向多部门举报后,引发媒体关注。

高光华认为,自己发的这条朋友圈,只有十几个好友点赞和评论,最重要的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有诽谤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备注显示:违法行为人高光华拒绝在决定书上签字。

潇湘晨报记者从高光华的代理律师吕磊处了解到了高光华行政复议的诉求。高光华在行政复议申请中称,元江县公安局对其作出的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首先,微信朋友圈不具有公共舆论属性。微信朋友圈系半封闭社交空间,信息传播范围有限,主要限于亲友、熟人之间,不具备开放性平台的公共属性,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圈层限制,不应简单认定为公共场合;其次,对公职人员职务变动的讨论属正当监督范畴。他仅就政府官员的任免信息发表看法,没有捏造事实,更未使用侮辱性语言,其行为未造成他人社会评价降低,无名誉侵权的损害后果,即便认定申请人行为存在不当,行政拘留四日的处罚也明显违反比例原则。《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申请人主动投案、如实陈述,且系申请人首次行政违法,依法应当“减轻处罚”而非从轻处罚,但案涉行政处罚决定并未体现“减轻”甚至“从轻”。

△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回执

据红星新闻消息,9月10日,元江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李某某任职元江县教育体育局“同一岗位”已3年9个月,根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李某某的职务平级调整,属于正常职务变动。

一份盖有“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专用章”的一份材料显示,元江县人民政府已受理本行政复议案。

潇湘晨报记者曾永红

(来源:潇湘晨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