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1959年,丁汝昌墓地被炸,遗体被烧毁,棺材成板凳,边角料成菜板

   日期:2025-09-21 20:30:35     来源:胜利集结号    浏览:2    评论:0    

丁汝昌这个人,出生在1836年安徽庐江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家,那时候清朝中后期,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就读了几年私塾,勉强识字。十八岁那年,太平天国闹得轰轰烈烈,他干脆投身进去,当了太平军的兵,从底层干起,慢慢混到少年营统领的位置。太平军内部等级分明,他管着一帮年轻士兵,负责操练和打仗的事。1861年太平军不行了,他带着手下投降清军,转头进了淮军。淮军是李鸿章搞起来的安徽本地武装,他在那儿从头开始,镇压捻军的时候立了些功,步步高升,当上总兵

1875年北洋水师开始组建,他被调过去学海军知识,本来是陆军出身,硬着头皮适应海上那套。1882年管镇远舰,1888年当上北洋水师提督,统管整个舰队,驻在威海卫刘公岛。北洋水师那会儿在亚洲算得上头一份,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是主力,他负责训练官兵,操炮航行什么的都抓得紧。1891年舰队去日本转悠,展示实力,他带队过去,那时候中日关系还凑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打起来,他指挥北洋舰队迎战日本人。

丁汝昌的海军生涯说白了就是清朝海军从兴到衰的缩影。他从太平军叛军转正清军将领,这在当时不算少见,很多淮军骨干都这路子。北洋水师建起来花了大把银子,买舰船雇洋教习,他学得卖力,但底子薄,舰队纪律和战术跟日本人比有差距。1894年8月,日本舰队逼近威海,他奉命出海迎击,主要是光绪皇帝和朝廷压力大,非得打一仗安抚人心。

黄海海战9月17日开打,北洋舰队右翼刘步蟾管着,定远舰是旗舰,开局还行,火力猛。但日军炮弹准,很快就砸了信号旗,指挥乱套。日军游击队冲上来,超勇扬威两艘弱舰先沉,北洋舰队士气掉谷底。日军分成两队包抄,左右后方都挨打,北洋舰船阵型散了,腹背受敌。战斗打了好几个小时,北洋损失五艘舰,退回威海修整。丁汝昌没退缩,继续带队守威海。9月镇远舰进港触礁,伤了元气,但还能用。他坚持防守,日军步步紧逼,李鸿章劝降好几次,他都不干,说誓死不降。

1895年2月,日军陆海夹击威海,北洋舰队被围得死死的,补给断了,士兵伤亡大半。2月12日日军又劝降,他拒绝,晚上服鸦片自杀,砸了提督印章,死时59岁。舰队剩下的人投降,日军拿走残舰。清廷气不过,下令抄家,把他尸首用铁链锁棺,运回安徽,不准下葬。丁妻听说后吞金死了。

后来过了些年,丁汝昌平反,夫妻合葬在无为小鸡山。那墓地用糯米石灰砌,挺结实,本该安稳待着。丁汝昌一生从穷小子到海军大将,中间转了好几道弯,太平军淮军海军,算得上时代弄人。他对清廷忠诚,战败自杀保名节,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暴露了清朝海军的弱点,装备买了先进,管理训练跟不上,内部派系林立,腐败也多。甲午战败赔款割地,加速清朝灭亡。他死后待遇惨,尸首锁链示众,反映朝廷对败将的狠劲。

现在说说1959年那事,丁汝昌墓地在安徽无为小鸡山,1959年冬天几个村民去盗掘。说是开荒生产需要,但其实图财。那年头农村穷,生产队组织劳动,墓地占了地,有人想挖开看看有没有宝贝。丁汝昌是清末大官,村民觉得墓里准有金银。生产队长带人,带了铁锹锤子炸药,炸开墓墙。墓里没堆金银,只有一黑一红两口棺材,黑的是丁汝昌的,红的是他妻子的。棺材普通,没华丽装饰。

打开黑棺,遗骨裹在旧衣里,有把拂尘。红棺里有金戒指玉珠,村民拿走这些小物件。没大财,村民气恼,把遗体烧了。第二天棺材熏了雄黄烟除味,送到木业社,拆成木板,黑棺红棺加起来做了八条大板凳,边角料做切菜板。这些东西分给村民用,或卖掉。整个事就这么完了,墓地毁了,遗骨没了,棺木变家具。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