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阳市宛城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一站式解纷、全链条服务”为目标,最大限度整合功能,最大程度聚合解纷效能,确保人民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努力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打造一站受理“综合枢纽”
“杨某拖欠我工资一年多了,一直躲着不见。我实在没招儿了,你们帮我想想办法吧……”9月初,在宛城区综治中心,李某向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并与杨某电话联系后,认定该劳务合同纠纷事实清楚、金额无异议,具备调解基础。中心调解员随即通知双方调解,并由宛城区人民法院派驻法官提供法律指导。
杨某说自己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支付拖欠李某的工资。调解员从情理角度引导其换位思考:“老李辛苦干活挣钱养家,如果你的工资被拖欠,心里是啥感受?”派驻法官则算了法律账:“拖欠农民工工资情节严重需承担法律责任。”经多方劝说,杨某态度转变,双方约定支付时间,最终达成协议。
聚合部门听民声,服务群众零距离。宛城区综治中心充分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多中心功能,着力打造功能互补、有机衔接的解纷“核心引擎”。同时,统筹法院、检察、公安、司法行政、信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6个部门常驻,吸纳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妇联、法学会、工会等12个行业部门和群团组织轮驻,区委社会工作部等5个单位随驻,构建握指成拳、高效解纷的“四梁八柱”。在此基础上,创新“1+4+6+17”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模式,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制定常规催办、督办、区级查办、集中研判等工作制度,实现了各部门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的质变跃升,推动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将综治中心打造成让群众说难事、为群众解愁事、服务群众办实事的“解忧驿站”。
擦亮多元解纷“金字品牌”
“感谢调解员,帮我们从根源解决了矛盾,以后我们一定多注意沟通方式。”近日,在宛城区综治中心婚姻家事调解团队的情感疏导和耐心沟通下,小李夫妻俩重归于好,主动撤回离婚诉讼回归家庭。
小李夫妻俩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双方沟通不畅导致矛盾激化,宛城区综治中心依托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及时介入开展诉前调解。调解员耐心听取双方倾诉,厘清纠纷根源,通过释法明理、心理疏导等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就家庭事务分工、改善沟通方式等具体问题达成共识,成功化解了小两口的矛盾。
多元解纷促和谐,宛城“枫”景治理新。宛城区综治中心突出一站式解纷特色,设立医患纠纷调解、物业纠纷调解、劳资纠纷调解、专家调解等多个特色调解室,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和行业调解力量共同发力。如今,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宛城区司法局汉冶司法所所长刘士东,南阳全市法院十大调解能手、宛城区人民法院溧河法庭庭长王海燕,人民调解专家、宛城区司法局仲景司法所所长田飞宇等金牌调解专家先后进驻,极大提升了调解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擦亮了宛城区综治中心的“解纷名片”。
激活基层治理“数智引擎”
“感谢你们从中协调,我提出的问题,物业都进行了整改,心情畅快了,物业费我全都补缴了。”某小区业主张先生专门来到宛城区综治中心,当面向调解员表示感谢。
近期,宛城区汉冶街道净土庵社区网格员在工作中发现,辖区某小区业主张先生因对物业公司服务不满意,多次与物业公司发生争吵,并通过拒缴物业费表示抗议。网格员及时通过“e智理”平台上报到区综治中心,中心经过会商研判后,组织街道、社区、物业公司、业主进行多次沟通协调,物业公司对业主提出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并由社区督促落实。随着物业整改到位,张先生将拖欠的物业费一次性补缴,双方握手言和。
信息化赋能增效,打造智慧治理“新利器”。宛城区综治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持续深化“e智理”平台应用,进一步发挥平台上传下达、沟通联动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妥善解决,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基层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同时,宛城区综治中心通过视联网系统建立了信息化指挥调度平台,实现了对全区治理工作的“一屏统揽、一网统管”。该平台为决策指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推动了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和源头预防转变。
治理之道,在顺民心;平安之要,在得民意。从综合受理服务台事项登记到转办办结,从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到“指尖”畅达民意,从云端普法到网格精细管理……宛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持续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强治理,不断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以一方之治为人民群众保安康谋福祉。
文:孙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