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笔者从南阳金融监管分局获悉,近年来该局以“四新工程”为引领,统筹推进金融资源向民营经济、重点产业链、小微企业、民营房企及退役军人创业、养老民生等领域精准倾斜,通过政策引领、产品创新与机制优化,全方位激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为南阳高质量发展筑牢金融支撑。
强根基:护航民营经济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作为河南省民营经济大市,南阳自2021年获批省域副中心城市后,民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2024年末,全市登记在册民营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二,12家企业上榜河南省民营企业100强、与洛阳并列全省第二。南阳金融监管分局紧扣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印发专项通知指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力度,重点支持牧原实业、龙成集团、宛西制药等民营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覆盖制造业、农业、医药、新能源等领域。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民营领域贷款余额达2364.03亿元,较年初增长107.43亿元,规模仅次于郑州、洛阳,居全省第三。 围绕南阳“7+17”重点产业链布局,该局进一步强化信贷供给,督导金融机构补齐服务短板。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重点产业链核心企业贷款余额621.18亿元,较年初增长102.2亿元,增速19.69%。以生猪产业为例,辖内银行持续加码信贷支持,推动产业贷款余额从2021年末的131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411亿元,助力牧原集团成长为全球最大生猪养殖企业,实现产业链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
纾痛点:破解融资“急难愁盼”难题
南阳金融监管分局强化央地协同,联合市发改委出台小微融资协调专项方案,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南阳市小微企业申报、推荐、授信数量均居全省第二;全市银行累计向近10万户小微企业授信694.74亿元,累计放贷654.48亿元,同时推动民企贷款平均利率降至3.47%,较年初下降60个BP,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在民营房企纾困方面,该局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指导银行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项目一视同仁。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市银行对民营房企对公贷款同比增速达50%;累计为29个民营房企“白名单”项目投放贷款24.58亿元,占“白名单”项目总数的64.44%;房地产领域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33个基点,精准满足企业全周期融资需求,稳定市场预期。
拓维度:助力创业创新与养老民生发展
为支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南阳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建立“金融监管+退役军人事务局+银行机构”三方联动机制,印发专项服务通知,并转发《南阳市军创企业目录》引导银行精准对接。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银行已为退役军人创办的387家中小微企业授信10.44亿元,为967户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及农民合作社授信1.79亿元;南阳村镇银行等机构还推出“拥军贷”,通过“军衔+服役年限+创业项目”评估模型提升授信额度,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创业资金难题。 在养老金融领域,该局推动金融产品与养老服务深度衔接。2025年上半年,辖内银行保险业创新推出60岁以上老年人专属产品58个,29家人身险机构提供“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平安人寿、瑞众人寿布局“保险+居家养老”,泰康养老南阳中支即将开业填补专业养老保险空白。截至6月末,个人养老金有效开户42.42万户、缴存6261.51万元,养老产业贷款及保险资金对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稳步增长,全方位满足群众养老保障需求。
南阳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动态破解企业融资痛点,强化政策协同与产品创新,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确保金融服务“量足、价优、直达快享”,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更大金融力量。(韩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