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声名在外,拥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三乡镇塘敢村打造了“塘敢萝卜”这一品牌。
余展孝(右三)和林洁湘(左三)在为大家讲授陶艺体验课。受访者供图
南区街道曹边村里由老房子改造的餐饮店。
南区街道曹边村老侨房里开的窑烤面包店生意红火。
中秋节过后,中山市三乡镇塘敢村将进入一年一度的种萝卜时节。
塘敢萝卜——这一曾因销售渠道狭窄导致“好萝卜也卖不上价”,价格甚至低至5毛钱一斤的农产品,近年来,在“强村公司”助力下,华丽转身,成为兼具文旅与食用价值的塘敢名片,不仅卖出3元一斤的好价钱,更成为塘敢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媒介,带动塘敢村闯出文旅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新路子。
郑海荣参与并见证了这一转变的发生,这位曾在商界深耕20余年的三乡镇企业家,2022年,选择成为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一“强村公司”在接下来3年间,为塘敢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像郑海荣一样,加入中山“强村公司”队伍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发挥自身所长,带领乡村走出新路子。
●撰文:苑世敏 王靖茸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除署名外)
品牌官
把土特产做成“抢手货”
走进塘敢村,随处可见“塘敢萝卜”元素:村头高高耸立的萝卜标志物、村中路边随处可见的“塘敢萝卜”字眼。这些都是“强村公司”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三乡镇塘敢村先后成立了两家“强村公司”,分别为中山市三乡镇塘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在公司成立之前,塘敢村的农产品多是采用农户自产自销方式,销售渠道狭窄,价格低廉,甚至出现萝卜烂到地里的情况,这也导致有一段时间,村民宁可种葱、种青菜,也不愿意种萝卜。
这让塘敢村浪费了自己的先天优势,清甜爽脆、鲜美无渣的塘敢萝卜难以走上更多家庭的餐桌。
“塘敢村其实生态资源很丰富,特别是塘敢萝卜,但是缺乏品牌效应,供给和需求的通道一直没打通,这就严重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郑海荣表示,2022年,三乡镇政府探索“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模式,村出资51%、私企出资49%,成立了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致力破解这一局面。
“强村公司”成立后,郑海荣带领公司整合塘敢大部分农户的农产品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面积,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打造出“塘敢萝卜”品牌。
“我们包收包销,这相比于之前农户种萝卜后要去周边市场自己售卖更有保障,解决了农户担心价格变动、销售不畅等后顾之忧,我们还鼓励大家种植质量更高、重量更重的萝卜,村民收入更高,游客体验也更好。”郑海荣说,2024年,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向农户收购萝卜约25万斤,销售到中山温泉等市镇两级餐饮企业,依托中山温泉这一平台,让塘敢萝卜成为游人青睐的中山手信。今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30万斤。
“强村公司”为塘敢萝卜闯出的新路是有联动效应的:在郑海荣等企业家规划下,塘敢村打造出“仙萝田园”,依托这一场所打造出乡村体验游系列产品,让以往单纯依托农业创收的塘敢村,有了文旅新收入。
“我们用好田园资源优势,灵活开发季节性产品,推出了很多农文旅活动,像塘敢萝卜节等,很受大家欢迎。”郑海荣说,2024年,这些活动吸引数万人次游客来塘敢村游玩,月均客流量超2000人次。塘敢仙萝田园萝卜节活动单日引流上千人,带动营业收入25万元,创意集市带动村民20多人灵活就业。
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塘敢村集体整合资源,“强村公司”通过市场化运营,将农产品进行更好的包装和销售,提高产品文旅附加值,农户也不用再担心产品销售问题,实现多方共赢。2024年,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年收入超96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传统的销售渠道,同时也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等运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双带动。”郑海荣表示,“强村公司”还计划开发塘敢萝卜的副产品,进一步延伸“萝卜+”产业链,形成以销售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的新局面。
运营官
以“古村乡愁”赋能文创街区
在大涌镇安堂社区,古榕垂荫,“三街七巷”的青石板路悠长蜿蜒。
近年来,以安堂社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这一“强村公司”为抓手,安堂社区用好村史馆、竹林广场香山书房、文化馆、武术馆等场馆资源,开发安堂古村休闲研学旅游路线,让古村安堂广为人知。在打造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安堂社区更探索出“文化+产业+人才”的模式:以“强村公司”为载体,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让他们将运营新理念,种进安堂古村的土壤里。
“从小在村头古榕下长大,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带着这份乡土情怀,大学毕业后,余展孝回到家乡安堂社区,因对陶瓷艺术充满兴趣,主动接过“强村公司”“陶艺之家”项目的运营担子,成为“陶艺之家”管理员。
他没有照搬传统手工艺的作坊模式,而是虚心向住在村里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郑宁学习,从后者口中,他得知“安堂的陶瓷历史是从我们这一代开始的”,“这让我觉得使命在肩,还多次前往景德镇三宝村等网红文创村落考察,希望在家乡发展好这一产业。”他表示。
“借鉴网红村‘文创+体验+旅游’的模式,我们计划推出陶瓷小摆件、冰箱贴、茶杯等特色产品,并持续开展陶艺体验课。”余展孝介绍,公益课程一经推出便迅速报满。
而同为本村人的林洁湘,则担起了安堂美术馆的运营工作。
“家乡发展好了,我们村民能实实在在受益,更重要的是,能把安堂社区的好底子、好文化发扬出去。”她说。
林洁湘介绍,安堂社区不仅是“广东省古村落”,更是大涌红木、牛仔产业的重要承载地,因此社区着重推动二者深度融合,以安堂美术馆为核心搭建展示与交流平台。
“我们在美术馆运营上做了分层规划,一层陈列村民与孩童的主题手作,二层则打造高端艺术交流空间,集中展出精品陶艺,吸引文化爱好者深度探访。”林洁湘介绍。
她提到,这种“分层运营”模式打破了传统乡村场馆“重展示、轻运营”的弱点,更与强村公司“活化农房侨房、打造文旅街区”的规划同频。
以“强村公司”为平台,安堂正将古村资源、特色产业与青年人才串联,让古老的街巷在文化与艺术的浸润中焕发新生。
设计师
把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国庆、中秋“双节”将近,中山市漕边乡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滨又进入新一轮忙碌——延续“曹边夜宴”等品牌,筹备国庆大型活动,准备为市民、游客送上节日盛宴。
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声名在外,拥有“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的曹边村发展农文旅产业有着天然优势。如何将天然优势用好,是曹边村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023年10月,中山市漕边乡创旅游发展公司在曹边村成立,让这一问题有了答案。
当时,曹边股份经济联合社书记梁志国说:“这意味着曹边村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工作就正式从蓝图走向现实了。”
“强村公司”的进驻对于曹边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山市漕边乡创旅游发展公司由曹边经联社与深圳康辉弘霞文旅公司共同出资成立,2024年1月正式揭牌运营,其中曹边经联社占股51%。
“当时,曹边村干净整洁的村貌、颇具吸引力的人文历史、丰富的侨资源等,让我们看到这个乡村的发展前景,并决定与曹边村共同成立公司。”赵滨说。
“强村公司”的进驻,让曹边村走上发展“快车道”。该公司以串联詹园、曹边两大景区为切入点,对连接景区道路沿线合计174户农房外立面进行改造提升,并借助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文旅热度,将状元郎IP与研学路线融合,开发“状元茶”及状元特色纪念品,将文化资源禀赋转为村民收益,还通过修复老侨屋引入新业态、开展文旅及体育活动等提升村集体收入。
目前,面貌一新的曹边村吸引的不仅有游客,还有不少在外曹边人,他们主动回乡进行旧屋翻新、街面房出租、经营店铺等。
2024年国庆节后不久,开在曹边村老侨房中的massa窑烤面包店突然爆火,这家面包店的负责人邓长征正是“曹边女婿”。
“我们邀请他来曹边村开店,不收取租金,也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在外曹边人回村创业,我们帮助他打响了品牌,这家面包店已经成为曹边网红打卡点。”赵滨介绍。
如今,“强村公司”通过举办2025中山南区曹边夜宴最美乡村跨年夜等活动,带动游客量提升,并打造研学品牌“曹边学堂”。2024年,曹边村周末和节假日日均人流量均能达到1000人次左右,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加,曹边学堂累计举办320场活动,为村集体创收48万元。
人流量的提升,为村民带来创业机遇,在重要活动举办时,不少村民都在村中摆起了摊,收入多了起来。
“目前,‘强村公司’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超百万元收入,通过营业额分成模式实现利益共享,在政府支持下,曹边村农房风貌等大大提升,停车费用也由原来的月均两千块提升到现在的过万元。”赵滨说,“未来,我们将通过建设中山第一个潜水基地,打造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业态,进一步提升曹边村文旅吸引性。”
■观察
“强村”与“富民”的共赢尝试
“强村公司”的开设是中山探索“强村”与“富民”共赢的一场尝试。
一方面,村民与乡村资源共享,让“强村”建设有群众基础。
梳理中山“强村公司”运营模式,不难发现,“村集体”在公司中拥有极大话语权: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中山市三乡镇塘敢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山市福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前者是三乡镇塘敢经济联合社独资经营的另一家“强村公司”;中山市漕边乡创旅游发展公司,曹边经联社占股51%。
采取这种运营模式,村集体有了话语权,村民成为“强村公司”一分子,让“强村公司”的发展成为村民“自己家的事儿”,大家和公司“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强村”与“富民”可以同时实现。
另一方面,村集体与“强村公司”携手共建,让乡村振兴有新思路。
企业力量的加入,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思路。以曹边村为例,深圳企业加入中山乡村运营,让“双城”发展思维碰撞出火花,“强村公司”成立后,曹边村文旅业态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丰富起来,餐馆、咖啡厅、面包店开在稻田边,曹边夜宴、曹边学堂等文旅品牌打响名号,提升乡村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村集体收入,乡村振兴在这里得以具象化。
■数读
◎2024年
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收购萝卜约25万斤,销售到中山温泉等市镇两级餐饮企业,今年有望突破30万斤
塘敢仙萝田园萝卜节活动单日引流上千人,带动营业收入25万元,创意集市带动村民20多人灵活就业
曹边村周末和节假日日均人流量达到1000人次左右,同比2023年大幅增加
曹边学堂累计举办320场活动,为村集体创收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