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9月26日电 (陆宏夏 姜开满 苏蕊花)今年以来,广西贵港市港北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守底线、促增收、强产业、美乡村”目标,在粮食安全、产业升级、生态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上半年,该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7.84亿元,同比增长5.78%,增速全市第一。
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港北区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创建了广西首个水稻智慧农场——益农水稻智慧农场。这个智慧农场核心示范区已从去年的170亩扩展至500亩,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流程无人化作业,既节本又增收增效。今年智慧农场早稻收成不错,经测算平均亩产干谷超1000斤。
同时,该区推广水稻“增密增穗”技术,建成庆丰镇千亩水稻高产示范片,实现连片亩产提升12%,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样板田”。与此同时,港北区积极推广科学施肥用药,助力粮食增产。
今年以来,该区为400多户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在全区建立了12个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技术示范区,示范面积达到3万亩。通过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全区化肥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实现了粮食增产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在星荷AI智慧猪场,科技彻底改变了传统养猪模式。液态饲喂、智能温控、物联网环控系统无缝衔接,AI技术全程监测生猪生长状态,一个人便可轻松管理5000头猪。得益于科技赋能,生猪生长速度提升3%—5%,养殖成本降低8%。该猪场一期建设10栋猪舍,计划今年10月竣工、11月投产,预计年出栏生猪5万头。
港北区以桂系猪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建成西江、扬翔、贵牧、星荷、泰源等5家智慧猪场,推行“楼房养猪”新模式,加速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36.1万头、同比增长3.2%;港北区获得财政部2025年度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76万元。该区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精准补贴到生猪生产上,为产业发展再添助力。
招商引资是产业升级的“强引擎”。港北区围绕“四荤两素”特色产业布局,精准对接广东、湖南、浙江等地的设施农业、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持续招大引强,加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1-8月,港北区签约1000万元以上并通过市专班审核的农业产业项目49个,总投资额15.46亿元。为让项目“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好”,港北区牢固树立“妈妈式”的服务理念,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牵头单位、一个服务专员”的工作思路,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全程保障护航。目前,引进项目中已有39个开工建设,30个投产或部分投产,产业发展的“新动能”持续汇聚。
资金保障为产业发展注入“活水”。今年以来,港北区整合涉农资金约1.24亿元,精准投向一产经济领域,为产业升级铺路搭桥,推动农业经济提质增效,让特色产业的“枝叶”更加繁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