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西湖发现“鲨鱼”?!还不止一条!官方回应

   日期:2025-09-26 20:30:44     来源:浙江之声    浏览:0    评论:0    

把“浙江之声”,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杭州发布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西湖里出现了“鲨鱼”,什么情况?原来,杭州景区公安上新了黑科技“仿生机器鱼”,手机掉湖里能帮你精准打捞,它的神奇功能还不止这些↓↓

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现场,杭州公安展台前的2条“黑鱼儿”吸引了全球代表和观众的目光。这两条仿生机器鱼通体深灰,在模拟西湖水环境的玻璃缸里灵活摆尾,不时引来驻足围观与拍照问询,成为大会“生态+科技”理念的鲜活注脚。

“这鱼能在西湖里找到掉下去的手机?太神奇了!”来自江苏的游客张女士凑在展台前发问。参展的景区公安民警当场进行模拟扫描演示,可以快速定位目标位置。

原来,这两条仿生鱼是专为西湖场景定制的“水下帮手”,外形仿造本地常见的鲤鱼,体长约60-70厘米,深灰色硅胶鱼皮质感逼真,体重仅4-5公斤,单手即可拎起。鱼身呈流线型,头部嵌入两个高分辨率水下摄像头,如同鱼的“双眼”;躯干包裹密封舱体,内置电池与控制系统;尾部由柔性材料制成,可模拟真实鱼类的左右摆动,摆动频率在1-5Hz之间,推进速度可达每秒0.3米,在浅水区游动时几乎不产生明显水流扰动。

作为中国首个湖泊类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既是日均客流超万人次的旅游胜地,也是孕育着72种本地水生植物、56种鱼类的“淡水生物家园”。随着游客增长与生态保护需求升级,景区公安尝试探索“生态警务+”模式,会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发这款仿生机器鱼,旨在应对传统水下作业的痛点——此前人工打捞依赖经验摸索,遇到深水区或淤泥区域时,不仅耗时久,还可能存在遗漏,且落水电子介质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而仿生机器鱼在模拟测试中,已展现出进入浅滩、水草区等人力难及区域的潜力,未来有望填补此类水下巡防的盲区,探索实现“警务效能”与“生态保护”的协同发展。

“研发这款仿生机器鱼,是我们尝试将科技与生态保护结合的初步探索,目前仍在打磨技术、测试场景。”西湖景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会同名胜区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商推进仿生机器鱼在水下生态观测、隐患排查等领域的研究,逐步探索水域实际应用价值,力求让科技真正服务于西湖水域的生态守护与民生保障。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