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不要叫嚣击沉美航母了!别说一发导弹打沉,近身都难做到

   日期:2025-09-28 05:30:05     来源:胜利集结号    浏览:0    评论:0    

说起美国航母,那可是海上移动的钢铁堡垒,大家总爱在网上吹嘘一枚导弹就能干掉它,尤其是中国那些反舰导弹听起来多牛气。可现实呢?别急着叫嚣,先看看事实。2005年,美国海军搞了个叫SINKEX的沉船演习,用退役的“小鹰”级航母“美国”号当靶子,花了整整四周时间,才勉强把它送进海底。这事儿不是编的,是海军自己干的,就是为了测测航母到底有多抗揍。想想看,一艘排水量8万吨的大家伙,挨了上百枚导弹、十几枚鱼雷,还有成千上万发炮弹,才勉强沉没。要是一发导弹就搞定,那海军早该笑醒了。

先说说这个测试的来龙去脉。“美国”号服役了30多年,参加过越南战争海湾战争,1996年退役后,本来该拆了卖废铁。可海军觉得这船太有价值了,就决定拿它做活靶子。2005年4月14日,它从费城海军船厂被拖出海,目的地是大西洋中部,离北卡罗来纳海岸200海里左右。4月19日正式开干,从水下鱼雷、海上导弹,到空中炸弹,全方位招呼。海军用了驱逐舰巡洋舰潜艇、战斗机,一波接一波砸过去。结果呢?第一周,船身上多出些坑坑洼洼,甲板烧焦了块地方,但整体框架稳如老狗。钢板厚度25厘米,高强度合金焊的,吸收冲击力一级棒。内部还分了上百个水密舱,就算几个地方漏水,也能泵出去,继续飘着。

到第二周,攻击升级了。炮舰用5英寸主炮狂轰,导弹从低空掠海飞,模拟实战里的躲雷达。累计导弹命中80多枚,鱼雷16枚,炮弹几千发。船身开始倾斜,渗水多了,但动力室和指挥舱的备用系统还在线。海军的报告后来公开了,说这船的损伤控制设计太靠谱了,分区布局让破坏局限在局部,不会连锁反应。第三周,雷达桅杆弯了,升降机坏了,但浮力还在。直到5月14日中午,最后一枚鱼雷击中龙骨下方,海水才大股涌入,船身侧翻沉没。整个过程,海军用了多艘舰艇协调,模拟了航母战斗群的防护网。要知道,这还是空壳船,没油没弹没人的,要是现役的,层层防御早把来袭导弹打下来了。

这测试不是白搞的,教训多着呢。美国海军从那以后,把数据全喂给了新航母的设计。拿福特级来说,2009年首舰下水时,钢板更厚了,水密结构优化,抗爆涂层加持。电磁防护也升级,能扛住高能激光电磁脉冲。海军的SINKEX传统可不是头一回了,从二战后就用老船练手,测试武器杀伤力和船体耐久。像2024年的环太平洋演习,又沉了艘“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用了长程反舰导弹无人机,数据直奔下一代舰艇。关键点是,航母不是孤胆英雄,它总带着战斗群: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管防空,提康德罗加巡洋舰管反导洛杉矶级潜艇管水下。外围还有E-2预警机巡天,F-35战机清场。想近身?先过这道火网再说。

航母的生存力,还得从结构说起。外壳用特殊钢材,20到30厘米厚,不是简单一层皮,而是框架加蜂窝状加强。爆炸冲击波来了,大部分能量被分散,内部设备有冗余备份。动力系统分多个独立区,核反应堆藏在最深处,层层屏蔽。损伤控制队训练有素,能在火海里封舱灭火。历史证明这管用,二战时“约克城”号中了三枚鱼雷一颗炸弹,还修好上阵。现代航母更牛,速度30节以上,能快速撤离险区。成本高是高,但一艘航母带的上百架飞机,火力输出顶一支舰队,值不值一比就知道。

转到中国反舰导弹这边,大家总提东风-21D和东风-26,说是“航母杀手”。东风-21D是中程弹道导弹,射程1500公里以上,末端机动,能变轨躲拦截。2010年左右亮相,专为打移动目标设计,精度高到能瞄准万吨舰。东风-26更远,4000公里,核常两用。鹰击-21是舰载版,高超音速滑翔,速度5马赫以上。理论上,这些家伙事儿能威胁航母,尤其是饱和攻击,一波几十枚,压垮防御系统。美军自己也承认,2021年印太司令说,中国导弹库存够多,能让航母群头疼。

但话说回来,有效不等于轻松。美海军有标准导弹-3和-6,专治弹道导弹,射程上千公里。宙斯盾系统整合雷达,能早早锁定来袭。加上电子战干扰,导弹的制导就瞎了。2024年,美军测试了新型拦截器,对高超音速目标命中率90%以上。中国导弹再猛,也得过探测、跟踪、拦截三关。实战里,航母不会傻站着挨打,早早机动,预警机拉开距离。想想台海南海,地形复杂,卫星侦察难准时。美军还建了沙漠靶场,模拟航母形状练手,中国也这么干,但真打起来,谁先发现谁占便宜。

航母的弱点不是没,而是相对的。核动力是把双刃剑,击中反应堆灾难大,但防护严实,历史上没出过事儿。甲板是软肋,飞机弹药易燃,但现代用泡沫灭火剂和自动洒水。鱼雷从水下偷袭最阴,但声纳网密不透风。总体看,单枚导弹顶多挠痒,造成局部损伤,航母还能跑还能打。海军的报告说,要彻底瘫痪,得多点齐发,成本高到离谱。中国导弹虽多,但生产和部署不是无限的,美军情报网盯着呢。

从战略上看,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是猫鼠游戏。美航母是全球投送利器,11艘现役,福特级接班尼米兹级,吨位更大,电磁弹射更稳。中国海军崛起快,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上马,反舰导弹是不对称武器,性价比高。别总想着“一发入魂”,海战是系统对抗。2005年那次测试,证明航母韧性超预期,现役的防护更升级。未来,高超音速和无人机会搅局,但航母不会轻易退场。它代表工业底蕴和后勤能力,不是光靠导弹就能推翻的。

说回教训,SINKEX不光测船,还练兵。2024年环太演习,澳洲海军也参一脚,用导弹打靶,数据共享。美军从中优化了舰队协同,强调多域作战:空、海、网、电一体。中国的东风系列,公开亮相后,美媒炒作多,但实际效果得实战见真章。2018年南海试射东风-26,宣称打中模拟靶,但距离远近不明。美方回应是加强盟友合作,日本澳印围堵,分散风险。

总的来说,叫嚣击沉航母容易,实际操作难上加难。一发导弹?门都没有。近身都费劲,何况饱和轰炸。海军的钱没白花,设计迭代快。中国导弹进步神速,但对手也在卷。海战这摊浑水,谁笑到最后,还得看综合实力。别光看热闹,得多想想技术背后的逻辑。航母时代没完,导弹威胁也没那么神。平衡攻守,才是王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