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张定有/文图
中秋临近,一款来自“医圣故里”河南南阳的月饼异军突起,未及中秋便已“一饼难求”。它并非以天价或猎奇口味博人眼球,而是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食疗智慧与中秋传统糕点巧妙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药膳月饼”。
走进南阳医生文化园医圣甄选超市,最显眼的柜台留给了今年的新品——药膳月饼。与常见的广式、苏式月饼不同,这款月饼的包装古朴典雅,印有张仲景的画像与医圣文化园的logo,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也没想到会这么火。”销售负责人刘经理告诉记者,“从八月底开始预售,首批产量几天内就被抢购一空,现在生产线正在加班加点,仍然供不应求。很多外地顾客通过线上渠道下单,点名要这款‘养生月饼’。”
消费者李女士表示:“往年吃月饼担心太甜太腻,不健康。这款月饼主打药食同源,给家里老人和孩子吃更放心。而且它代表了咱们南阳的文化,送礼也特别有面子。”
这款月饼的火爆,核心在于其独特的“内芯”。它不是简单的“月饼馅里加中药”,而是深度融合了张仲景的“食疗”思想。
南阳医圣文化园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团队介绍:“我们选取了《伤寒杂病论》中经典的食疗思路,严格甄选药食同源的食材。例如,‘茯苓山药’月饼,灵感来源于健脾祛湿的方义,选用怀山药、茯苓,口感绵软,适合脾胃虚弱者;‘百合秋梨’月饼,则借鉴了润肺止咳的理念,用百合、秋梨膏入馅,清甜润喉,应对秋燥正当时;还有‘桂圆红枣’、‘紫苏薏米’等口味,每一款都力求在美味与养生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一枚小小的药膳月饼,融合了千年的文化、现代的工艺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它的走红,并非偶然。它既是南阳对自身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成功“变现”,也是市场对健康、品质生活理念的一次集体呼应。这个中秋,当月圆之夜,家人团聚,品尝着这枚来自医圣故里的独特月饼时,品尝的或许不止是美味,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健康智慧与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