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骨科病房的每一寸空间里,都藏着无数双平凡却非凡的手。它们没有钢琴家指尖流淌的优雅旋律,亦不似艺术家掌心晕染的斑斓色彩,却在消毒水的气息中,以最质朴的触感,编织着生命的温度与力量。这双手,是患者跌入黑暗时的第一缕光,是疼痛中无声却坚定的守护,更是从破碎到重生的见证者。
这双手,是精准的“导航仪”。 每天清晨查房时,它们轻柔却专业地触摸患者肿胀的关节,指尖仿佛带着精密仪器的感知力,通过皮肤的温度、肌肉的张力,敏锐捕捉着病情变化。为患者调整牵引绳时,手指灵活地穿梭于金属器械间,每一次旋拧、每一处固定,都精准到毫米,确保牵引力度恰到好处,助力骨骼在正确的轨迹上修复。
这双手,是温柔的“安抚器”。面对术后疼痛难忍、情绪崩溃的患者,它们会轻轻握住那双颤抖的手,传递无声的力量。当老人因长期卧床长满压疮,这双手又化身最细腻的画笔,蘸着药水,以最轻柔的力度为创面消毒、涂抹药膏,每一下擦拭都饱含心疼,仿佛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遇到害怕打针的小患者,它们还会变成魔术师的道具,变出卡通贴纸,趁孩子被吸引的瞬间,迅速而轻巧地完成注射,将泪水化作破涕为笑的惊喜。
这双手,更是坚韧的“助推器”。在康复训练室里,它们牢牢托住患者虚弱无力的肢体,从最初艰难地抬起几厘米,到逐渐完成屈伸、旋转等动作,每一次发力都凝聚着鼓励。当患者因疼痛想要放弃时,这双手会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传递不容置疑的坚定:“再试一次,你可以的!”它们推着助行器,陪着患者迈出术后的第一步、第十步、第一百步,掌心的汗水与患者额头的汗珠,共同浇灌着康复的希望。
消毒液在指腹留下粗糙的纹路,频繁用力让关节略显肿胀,但这些痕迹,从不是衰老的象征,而是时光镌刻的勋章。它们托起过因骨折陷入绝望的人生,抚平过疼痛带来的恐惧,更牵引着无数患者从黑暗走向光明。
在骨科病房的日夜里,这一双双平凡的手,用最质朴的方式诠释着护理工作的神圣——它们是精准的导航仪,是温柔的安抚器,是坚韧的助推器,更是患者心中最可靠的依靠。
这双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日复一日的坚守,让破碎的骨骼重新站立,让绝望的心灵重获希望。 在医学的词典里,它们的名字叫“护理”;而在患者的心中,它们的名字叫“温暖”。
END
供稿:下肢创伤二科 周帆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 李楠